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藝時代> 第四百二十九章 位置與眼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九章 位置與眼界 (1 / 4)

《摩托日記》是由格瓦拉家族提供的真實日記改編,像這種傳記類作品,基本可以忽略大部分的電影元素,因為它賣的就是題材。

褚青第一次以純粹評價的角度去看一部電影,覺得片子很悶,沒什麼衝突和高潮,而且充斥著奇奇怪怪的南美風俗和貧苦世情。只有格瓦拉到亞馬遜河深處的麻風病人隔離區時,見到那種心驚膽顫的愚昧落後,他才被震撼了一下。

不過,影片結束後,他自己又想了想,這恰是塞勒斯技巧高明的地方。不刻意煽情,不參雜主觀意識,只是清淡如水的展現了切格瓦拉的年少時期。

看不到革*命的燎原,但能看到夢想的樣子。

九位評委就在小廳裡,進行了簡單的討論,很快達成統一意見:《摩托日記》是部優秀的電影,可距離經典還差那麼一點。

昆汀為了明確大家的判斷,搞了個5分制的小遊戲,只限於內部交流,結果有4位給了3分,4位給了3.5分,1位給了4分。

褚青並未講太多的話,僅是準備了一個厚厚的本子,不停的記錄,感受,思考。

其實,若以他的成長過程而言,極其鮮明的印證了那句話:站在什麼位置,就看到什麼風景。

當他是一名小演員時,考慮的是工作和酬勞;當他是一名大演員時,工作就變成了對錶演的領會,酬勞也不過是那幾位單薄的數字。

當他一步步走到投資人、製片人,乃至參與到電影體制中,成為獨*立與商業,新興與傳統,內地與海外的代表性人物時,撲面而來的,卻是整個電影工業體系。

政治,文化,行業,技術,思想,市場……一條條,一框框的呈現於前,宏大龐雜,廣闊如海。

接下來的幾天,褚青過著單調且有規律的生活。

每天早晨八點鐘,趕到電影節的工作中心簽到,然後大家開會。由於複製尚未齊全,安排觀影的時間比較鬆散,大概每天一到二部。

《摩托日記》、《彼得塞勒斯生與死》、《怪物史萊克2》、《攻殼機動隊2》、《老婦殺手組》、《女人是男人的未來》、《熱帶疾病》,這七部片,便是評審團的戰果。

褚青前所未有的,深陷在各種型別各種文化的影像碰撞中,感受著電影與電影背後的故事。

他既驚歎傑弗里拉什的表演,也悶逼押井守的五彩圖騰,既被靴子貓逗得哈哈大笑,也沉醉於泰國叢林的神秘傳奇。

而從觀影感受上,他最喜歡的是《老婦殺手組》和《怪物史萊克2》。一個有趣,一個更有趣。

不過,大家心知肚明,後者只是為了賣好萊塢的乖,做不得數。

至於前者,昆汀則充滿了鄙視,表示是科恩兄弟最爛的一部片子,完全喪失了那種拍案叫絕的天才性,徹底流於庸俗。

其中比較尷尬的,是韓國電影《女人是男人的未來》。大意是講兩個男人都跟一個女人交往過,待時過境遷,倆男人重遇,言談間又想起當年的愛*人,便搭伴去尋。

尋到了,卻發現沒什麼卵用,女人的態度曖*昧,不偏不倚,權當是兩個熟悉的陌生人。因為誰也不是誰的一生,只是過客。

先不提電影所表達的意思,最主要的這是一部情*色片。

一幫僅見過幾次面的傢伙,湊在一起看小黃*片,反正褚青挺彆扭的。不過瞅瞅其他人,不管男的女的,好像都興致沖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