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裡輕笑了一聲,道:“達斯汀霍夫曼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演員,他這部電影我也看過,怎麼說呢,老人家現在有點模式化吧。科林法瑞爾我跟他合作過,他非常非常有天賦,但狀態不是很穩定,有時候特孩子氣,就胡鬧一樣的在哪兒演,當然《殺手沒有假期》裡面還是挺不錯的。詹姆斯弗朗哥我不太熟,不好評價。哈維爾巴登呢,呃,我覺得他獲獎的可能性比較大。”
李紋靜聽得一愣一愣的,這套路不對啊!她頓了兩秒鐘,才問道:“為什麼呢?”
“呃,算是有點陰影吧。因為我在2000年和2004年的時候,帶著作品去威尼斯,那兩次勝出的都是他。然後我也跟他聊過幾次,這人對角色的研究和表演的狀態,穩定的讓人害怕,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有影*帝的實力,所以威脅性是很強的。”
“……”
李紋靜還想再問,卻見導播比劃著手勢,示意時間差不多了,只得道:“那好,謝謝你接受採訪,也祝你好運!”
“嗯,謝謝!”
那邊笑了笑,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李紋靜恢復常態,繼續道:“剛才褚青只重點提到了哈維爾巴登,看來還是有信心的。那金球獎究竟是個什麼性質的獎項呢,我們來看一段短片……”
說著,畫面裡出現了一些歷史照片和影片,同時旁白講解:
“金球獎成立於1944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舉辦,一向被視作奧斯卡的風向標。與奧斯卡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數千名會員投票評出不同,金球獎的決定權掌握在大約85名會員手中。
相對少的投票人數以及來自缺乏影響力的海外娛樂媒體的事實,一度使金球獎的權威性受到質疑。不過由於外國記者協會與各大電影公司的密切關係,加上一年一度電視直播的推波助瀾,金球獎已成為僅次於奧斯卡的影壇盛事。
而在它六十多年的歷史中,只有五位華人演員得到過評委青睞。
1961年,關南施憑《蘇絲黃的世界》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5年,吳漢憑《殺戮戰場》獲得最佳男配角獎。還有尊龍,分別在1986年和1988年,憑《龍年》、《末代皇帝》獲得最佳男配角和男主角提名。
再有就是章子依,2005年憑《藝伎回憶錄》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
好嘛,《朝聞天下》整整留了八分鐘給這段新聞。
這意味著褚青,我們倆,以及《畫皮》的存在感,已經到了“在座的諸位都是垃圾”的程度。
網上更是開了鍋,特別是關於金球獎的科普貼,巴拉巴拉的證明某人有多牛掰:
“關南施是中英混血,小時候在香港生活,後來移居美國。尊龍類似,也是生在香港的文化環境,後來跑去了美國。吳漢就更歪,他是柬埔寨華裔,也特麼去了美國。
所以說,根正苗紅的就章子依和褚青倆人。但《藝伎回憶錄》是東方背景,有人種加成,《殺手沒有假期》可是純正的西片……”
在如此的氣氛之下,凡是跟此事沾上一丁點關係的,都覺得走了狗*屎運:
比如《快樂大本營》的欄目組,他們已經樂翻了天,今兒是12號,星期五,那期節目正好在明天播出。
比如《愛有來生》的投資方,簡直謝天謝地啊,甭管得不得金球影*帝,光這身份就能省掉多少宣傳費。
比如總局的某些搖擺派,在他們眼中,金球影*帝牽頭的電影節和戛納影*帝牽頭的電影節,那份量完全不同,都瞪眼盼著結果。
……
只有華宜,一片愁雲慘淡。
馮曉剛看完那些狂轟亂炸的報道之後,臉上抽的連褶子都出來了。丫費勁腦汁的做宣傳,好容易為《非誠勿擾》拼得了大把聲勢,結果被一招秒殺。
這跟懷孕的感覺特像——想吐,又特麼吐不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