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歐洲三大展都有自己的嫡系導演,都是從青年單元,從處女作,一點點的成為國際大導。這些人和背後的資源,構成了影展的隱藏力量。北影節想培養自己的嫡系,就一定從年輕人入手……”
“小褚,我打斷一下。”
李局長突然開口,道:“你說的這個基金,到底是什麼性質?”
“哦,它就一個作用:年輕導演沒錢拍片,拿劇本來申請,我給你一部分資金,就這麼簡單。”
“那資金從哪兒來?”
“這正是我要往下說的……”
褚青翻了翻稿子,挑出一紙文稿,道:“這是我們倆公司和保利博納的一份倡議,我先念一下。
眾所周知,從1996年開始,電影專項資金的比例就固定為票房的5%。也就是說,每賣出一張票,都有5%會自動上繳。以前這筆錢的補貼,是片方六成,院線四成,但2006年出臺新的管理辦法後,資金全補給了院線。
官方的初衷我們能夠理解,要大力扶持院線建設,但現在情況不同,院線的模式已然成熟,片方的製作成本卻逐年增加。我們上繳5%的票房,結果自己得不到補貼,如此下去,片方的負擔越來越重,不利於電影產業的整體發展。
因此,兩家公司聯合倡議:請管委會考慮片方的切實困難,根據市場形勢的即時變化,制定新的,更合理的管理辦法,並且希望,能向日趨薄弱的藝術片領域傾斜。”
“……”
眾人面面相覷,緊跟著,又轉向當事人——總局的那位司長。
那哥們汗都下來了,心中暗罵,嘴上道:“呃,小褚的問題提的很及時啊!局裡已經注意到這種情況,正在跟財政部組織調研,爭取早日製定新的管理辦法。”
“噗!”
大家差點噴了,太特麼機智了!
李局長懶得理他,問道:“小褚,你的意思是,把這5%的專項資金分出一部分,用作北影節的扶持基金?”
“對。因為老實講,藝術片天生不足,不能靠市場,不能靠片商,更不能靠觀眾,只能靠政府扶持。大家也清楚,藝術片和商業片是電影產業的兩條腿,缺一不可。所以我建議,如果能用專項資金最好,如果不行,我申請由我們倆公司,繼續承擔這部分的資金。”
“……”
李局長怔住,陸偉也眨了眨眼睛,包括在座的諸位,全都無聲。都是官場的老油條,見多了聰明人,冷不丁碰著一個傻到出奇的傢伙,竟有些茫然。
歷史上,這個倡議由馮曉剛在明年提出,然後在2013年,管委會出臺了補貼新四條:1條面向片方,3條面向院線,並將藝術片和藝術院線,納入了重點扶持範圍。
褚青不曉得馮曉剛的戰績,只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又拉博納入夥,寫了一份潦草的倡議書。
他套路化了兩天,還是忍不住暴露了心思:官方扶持藝術片,這是最好的結果。你要是不願意做,那我來!
這些人多精明,一句話都能摸出三層意思,何況是他?
“……”
場面一時很沉默,過了半響,陸偉問:“你今天的說完了麼?”
“哦,說完了。商業兩部分:交易市場和明星市場。藝術兩部分:青年單元和扶持基金。大體的框架就是這些,剩下的細節方面,我想放到明天討論。”
“那好,時間不早了,散會!”
陸偉揮了揮手,道:“小褚,你留一下。”
轉眼間,會議廳清空,褚青不明所以,問:“陸市長,您有事?”
“其實也沒什麼,就想隨便聊幾句。我看你剛才,好像有些話沒有講,怎麼,是有顧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