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瞧出來什麼?”太后從榻上起身。
“單純柔弱。”大宮女扶著太后的玉手,垂眸道。
“呵,要真是柔弱可欺可不能活著從教坊司出來,”太后嘲諷一笑,偏瘦的臉上愈發刻薄,“到底是臉皮厚的。”
“娘娘說得極是。”大宮女附和。
從教坊司出來的誰知道還乾不乾淨,要真是清清白白的貴女當一頭撞死以證清白才是。
太后勾著唇,描繪鮮豔的紅唇如血,她對姜府的人都抱著極大惡意,尤其是姜問之的子女,“把小允子喚過來,昨日那列女傳還沒念完呢。”
“喏。”大宮女躬身,側身吩咐侍女。
另一邊,在顧嬤嬤的帶領下,姜幼胭又來到了先前一眼略過的御花園。
不愧是集天下之貴重的地方,無一處不精細,即便只是落腳的地面也是由玉石鋪就而成。
姜幼胭記得爹爹先前提到過宮中盛行奢靡之風,如此可見一斑。
“姜姑娘,前幾日從濟州貢了幾尾白點鳳尾魚,可要去瞧瞧。”
“勞嬤嬤帶路了。”姜幼胭抿唇笑了笑,依舊是含羞帶怯的模樣。
顧嬤嬤用那雙皺紋縱橫的眼睛不著痕跡地打量了她一眼,一閃而過的輕蔑。
早聞姜大姑娘嫻雅,禮儀得體,深得姜太師寵愛。
如今看雖然貌美卻是一團孩子氣,禮儀雖挑不出錯處卻也無大家之風倒有些小家子氣。
應是旁人誇大了,這般的沒前沒後的小丫頭片子哪裡能得攝政王的歡心,無非是看在姜太師的面子上。
也就一張臉能看了,顧嬤嬤冷笑。
姜太師也是拎不清的。
顧嬤嬤是跟在太后身邊的老人了,太后待字閨中時她便侍女左右,深知太后心結。
太后及笄時,京中盛行榜下捉婿,林尚書派去的家丁捉了彼時拔得狀元頭名的姜問之,揚聲問道對方是否娶親。
這無非是心知肚明的事,青雲之路就在這一句話中。
然而這人卻拎不清得很,當下便拒了,說心中只有功名無心成家。
林尚書還要再勸,這人依舊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當時太后恰躲在屏風後觀望。
姜問之如今依舊清雋的模樣當年更是風流倜儻可以擲果盈車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