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從書卷上收回目光,道“寧兒姐?”
寧兒應聲道“嗯?”
“再過兩月,秦嶺南路與兩淮的茶葉也該採摘了。”
李承乾低聲嘀咕了一句。
眼下,滿朝文武都在打探,關於陛下對吐谷渾的態度。
而東宮此刻還在為生活發愁,寧兒撥動著小算盤,盤算許久道“東宮現在的盈餘還剩下一個月。”
至於國事?能不摻和就不摻和。
作為太子安分守己也是要素之一。
期間倒是發生了一件事,因東宮反悔了對趙節任命,對於儲君這等出爾反爾的行為,有言官向陛下進諫了。
進諫目的無非就是訴說長廣公主這些天以來的苦楚,還請求陛下將趙節從涼州調回來,斥責東宮儲君言而無信的行為。
趙節的事確實給東宮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可李承乾也不想在自己的身邊埋著一顆會謀反的種子。
寧兒低聲道“不過事後,許國公與河間郡王一起去見了一趟長廣公主,第二天那位向陛下進諫的人,跳入曲江池自盡了。”
“自盡了?”
李承乾擱下手中的書卷皺眉道。
寧兒低聲道“第二天他的屍首就浮在了曲江池的水上,大理寺收了屍之後,斷定此人是自盡的。”
李承乾頷首道“舅爺這是又幫了孤一次。”
寧兒笑著點頭,“東宮儲君豈是這些人可以輕易議論的。”
這讓李承乾感覺無所適從,自己還什麼都沒做,就有人提前將事情擺平了。
而且東宮還不能表達任何的看法,只能任由事態發展。
那還能怎麼辦?
難不成孤自己再去向父皇求情讓趙節從涼州調回來?長廣公主與東宮各自退讓一步?
這豈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李承乾道“有些事情東宮無須解釋,越是解釋越對東宮不利。”
寧兒又一次有了欣慰的笑容,道“殿下說得是。”
“還有一事。”寧兒接著道“李淳風道長將孫思邈道長的下落告知了陛下,陛下派人去尋,確實也找到了孫神醫,只不過孫神醫拒絕了陛下的封賞好意。”
“孫神醫在關中?”
“聽聞是在灞上一帶鬧了瘧疾,瘧疾不除孫神醫是不會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