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放著一冊冊的奏章,小福連忙遞上一盞油燈,怕殿下覺得不夠亮,又拿來了燭臺,點燃蠟燭。
這樣一來,東宮其他地方還昏暗,殿下的桌前很亮堂。
李承乾拿起一冊仔細看著上面的內容,這份奏章講的是衛府改制的建議,中書省已經經過批覆了,作為太子只需要書寫批註就可以。
寧兒在一旁磨墨,又給殿下遞上筆。
“寧兒姐,孤來說,你來寫吧。”
“喏。”
李承乾放下這份奏章,拿起另外一份奏章道“衛府與行伍軍中必須強調軍中士卒們在學習與實踐上的重要性,掌握好地方的兵事,引導士卒對衛府建制的瞭解。”
言罷,李承乾道“這樣可以嗎?以前父皇是這麼回覆奏章的嗎?”
寧兒道“奴婢也沒見過陛下如何回覆奏章,想來這樣也是可以的。”
第二份奏章是徐孝德提交的,他還真去坊間過問西域人在關中地界進行買賣的情況。
事實證明,這一次調查還是有用的,關中與西域的貿易多是以皮毛或者玉石為主,還有些時節變動的水果。
看完徐孝德的這份奏章,先擱在一旁不作回覆。
可以從中做一些動作,貿易的流動可以帶動中原銅錢的流出,現在東宮有錢了,銅錢也有不少,如今的大唐還有很多人在用隋錢。
銅錢氾濫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將許多前隋的銅錢流去關外,這就像是擴大銅錢的蓄水池,不至於關中銅錢太過氾濫,從而將壓力分攤出去。
看到殿下將這份奏章放在另一邊,寧兒道“殿下,這份奏章不批覆嗎?”
李承乾又拿起另一份,低聲道“徐孝德的奏章很重要,孤先擱在這裡,以後再安排。”
寧兒點頭。
接著,李承乾又看了幾份奏章,比如說依舊頭疼的收不到賦稅的問題,還有地方衛府軍械欠缺,更有官道修繕,長安十二縣其中九處縣衙都年久失修。
小福端來了兩碗麵條,她先是給殿下端上一碗,道“夜深了,殿下吃點吧。”
李承乾擱下手中的奏章,吃著麵條。
一頓宵夜用完,這才繼續批覆奏章。
深夜,趙國公府邸,長孫無忌一樣沒睡,他正在書寫著一封書信,這是要給陛下的,信上訴說著今日陪著太子在一路上遇到的見聞,試探著問詢了幾句,可以見得太子殿下對江夏郡王的事確實不知情。
寫完這封奏章,長孫無忌讓人連夜送去驪山,叮囑道“現在送出長安,天亮的時候可以到驪山。”
“喏!”送信的僕從腳步匆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