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的寓意十分深刻,引人深思。
驪山行宮,溫泉宮內,李世民坐在溫暖池。
同樣坐在池內還有尉遲恭,與魏徵。
李世民倒上一碗酒水,灌下了之後道“聽聞近來官吏下縣之後,關中不僅又清查出了五千隱戶,還開墾了諸多水田。”
尉遲恭沉默不言。
魏徵低聲道“太子殿下能夠重視農事,臣為大唐賀。”
李世民將酒碗放在池子邊上,蹙眉道“朕的這個兒子有時總會去想一些別人不去想的事,就在秋獵之前他說西域人光是向關中賣葡萄就能賺很多錢,因此徐孝德還去坊間查問了。”
“在承乾眼中,他覺得天底下就不該有這樣的事,伱們以為呢?”
魏徵作揖道“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年少,總會有些驕縱。”
尉遲恭坐在溫泉池內,還是一動不動。
李世民沉聲道“就如鄭公所言,承乾還年少,他將事情想得太簡單,光靠這些?要治理天下,還尚淺。”
翌日,李承乾站在太極殿內繼續監理朝政。
只是今天沒有見李泰來聽政。
這個弟弟多半是為了括地誌忙得不可開交,這也無礙,畢竟父皇也還沒回來,青雀來不來聽政也都是他自己的事。
人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所以面對朝中眾臣時,不論是心裡想的,還是嘴上說的,多多少少還有些保留。
從來到這個時代,幾經試探,加上一些自我的認知,至少能夠清楚形勢。
比如說于志寧與徐孝德,雖然他們都是東宮的屬官,可他們的能力依舊沒有顯著的特點,換言之不清楚他們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就比如說徐孝德擅長髮現問題?倒也不能這麼說,問題是自己作為太子與他說的,他頂多只能算是一個求證而已。
而之後的,也沒有給出的具體解決辦法。
所以一直以來,除了對內。
對外的安全感便是這位舅舅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年過三十,已經快步入四十歲之列,他是當朝最大的外戚,也是最有權勢的外戚。
不論是年齡還是地位,都處於人生的巔峰階段。
他能夠掌權,但他絕對不會背叛大唐,也不會背叛父皇,他的忠心依舊是堅實可靠的。
儘管作為外戚,他身居高位,依舊受人指指點點,這也使得這位舅舅,更加謹慎。
今日的早朝說起了吐谷渾之後的戰事,今年秋天,侯君集的大軍與薛萬鈞的兵馬一路殺到大非川,合軍一處之後,大勢便已平定。
侯君集與段志玄清掃了吐谷渾殘餘各部,現在就要班師回朝了。
房相說起了這件事,等侯君集與段志玄班師回朝,陛下也該從驪山秋獵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