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世人太看重繁文縟節了,不知化繁為簡的他們也就只能留在當下了。”
“不進則退?”
谷那律搖頭道“這些都是旁事。”
李承乾笑著點頭。
“老朽倒是有一問。”
“老先生請講。”
“當初,殿下是如何下決定要掃清河北的。”
“因為孤的父皇正在東征。”
谷那律盯著眼前這個太子搖頭,“老朽所問的,不是殿下的理由。”
李承乾改口又道“除卻父皇在東征的這個理由,應該是心中有一口氣一直咽不下。”
“什麼氣?”
“正氣。”
谷那律又笑了,接著道“殿下心中正氣從何而來?”
李承乾揣著手而坐,回道“若孤說從那些聖賢典籍中修煉出的正氣,未免顯得太過牽強,也太虛偽。”
谷那律又是欣慰一笑點頭。
“這世上的事離不開鬥爭,並且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一直在持續著,千百年來如此,從私心來說父皇出征高句麗,數千數萬的鄉民相隨,那是因父皇想要鬥爭,想要為萬千生民的牽掛去鬥爭,父皇要與那隋朝的敗局鬥一鬥,爭出一個朗朗乾坤。”
“當河北之事發生之時,有很多人勸諫,倘若放棄了,可能孤心中的正氣也會隨之消弭,從此一蹶不振了吧,從公心來說但唯有鬥爭,方知人間正氣浩蕩,方能團結朝臣,一致的目標,一致的敵人。”
谷那律又飲下一口茶水,低聲道“那之後呢?該如何收場?”
李承乾道“正在考慮,御史臺與大理寺的人還留在河北,牛進達大將軍坐鎮河北代替韋挺主持糧草排程之事。”
“再之後呢?”
“加大監察與刑罰力度,治理河北。”
谷那律嘆道“其實今日前來還有一個緣由。”
“老先生請講。”
“是許國公讓老朽來開導殿下。”
李承乾蹙眉飲下一口茶水,心說舅爺竟然還能與這位當世大儒說得上話。
“殿下主持國事律法之森嚴定是古來未有之,老朽也聽聞當年京兆府治理關中也出了一些亂子,可之後的關中成了一片富庶之地,還傳聞關中各縣各道的鄉民都在盼望著太子殿下登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