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分配也在父皇的手中,父皇想要將棉花先給軍中,還是先給朝堂重臣當作賞賜,都不是自己這個太子能夠決定的。
李世民問道“若西域早在幾年前就看重棉花,他們豈不是會為了土地殺很多人?”
“多半是的。”
李世民輕笑道“朕的兒子看起來更貪婪。”
李承乾將軍報放在一旁,道“父皇此言差矣,兒臣是為了社稷,等將天山與伊犁河掃平了,那些土地都會是大唐的,現在兒臣擔心欲谷設與咥利失開戰之後,會失去大量的勞動人口。”
“其餘的事,兒臣都不在乎,唯獨勞動人口,是重中之重。”
看完了軍報,父子兩人接著用飯,大概過了一刻的時辰,殿外又傳來了急報,道“陛下,吐蕃急報。”
軍報又一次送入了殿內,李世民先翻看著,蹙眉道“牛進達的人去查探過了,確實可以直達邏些。”
父皇讓牛進達安排人去查探,得到了證實,那的確是一條可以從青海直達邏些的道路。
這條原本存在後世的唐蕃古道,在吐蕃沒有城關,沒有能夠扼守的天險,掌握這條古道,便掌握了將來進攻吐蕃腹地的戰略條件。
李承乾詢問道“能夠適應高原的氣候嗎?”
李世民搖頭道“牛進達沒在軍報中說起這件事,他們在青海練兵沒覺得異樣。”
“讓大將軍不斷派人嘗試,兒臣以為高原不是不能克服的,哪怕只是養出一支幾百人的奇兵也好。”
“嗯,朕正有此意。”
“兒臣想著先試著將支教派去青海與松州,至少要讓他們知道現在的皇帝是誰,民心歸附就是要先從皇帝是誰開始的,過程很困難,總不見得是沒用的。”
李世民頷首。
父子接著交談,關乎吐蕃未來的命運也在這場交談中決定了下來。
用完一頓飯食,等來了兩個重要的軍報,李承乾站在興慶殿的屋簷下,看著漫天雨水正不斷落下。
今天送來的訊息讓父皇很高興,現在興致正高,喝多了。
太監走出殿外道“陛下睡了。”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竹傘,獨自一人走入了雨中。
老太監望著太子一個人走在雨中的身影,漫天的雨水澆灌而下,慢慢地就看不到殿下的背影。
回到東宮,李承乾坐在崇文殿前,看著從興慶殿帶來的軍報。
“怎麼?你父皇將軍報也交給你處置了?”
李承乾看了眼,走到身側的爺爺,回道“有些事需要兒臣做一些批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