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唐太子的悠閒生活> 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清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清宮 (2 / 4)

與公子走得很近的好友,也就是晉王,紀王,狄仁傑與裴炎。

因此說,公子是能識人的。

晉王與紀王都是好孩子,狄仁傑與裴炎更是年輕人中的翹楚,公子能夠與他們結識是好事,雖說成就不如他們。

在這些走得較近的同齡人中,公子反倒是最差的一個。

京兆府內,顏勤禮還在這裡批覆著文書。

“府尹,魏昶來了。”

顏勤禮點頭示意,讓人進來。

門外傳來了沉重的腳步聲,魏昶走入屋內行禮道“府尹,張柬之收了一個弟子。”

言罷,一份卷宗遞上。

顏勤禮拿過卷宗,放在油燈下看著,蹙眉道“你且早些回去休息吧,馬上就到宵禁的時辰了。”

“喏。”

人走後,顏勤禮還在看著手中的卷宗,卷宗上所記錄的都是關於一個孩子的出身,以及那個孩子在關中的行跡。

不良人最擅長查這些事,他們的人脈遍佈關中各縣,打聽一個人太容易了。

因此,不良人也是京兆府的手與腳,能夠在不驚動各縣縣官的前提下,派人去查問,雖說能夠緝拿與查問,可不良人終究是不良人,無法入仕,只能聽憑京兆府安排。

看罷,顏勤禮就將卷宗放在了一旁,張柬之這個人不用過多擔憂,這個張柬之是一個對李唐忠心的人,十分地忠心。

倒春寒這場雪斷斷續續下了五天,隨著數百車煤送入了關中,讓煤炭緊缺的關中各縣都鬆了一口氣。

好在,早在幾年前,潼關與長安城都儲備了數量眾多的煤炭。

現在的朝堂就是如此,皇帝又是提倡節儉的,以前朝中鼓勵人們戒奢以儉,而且還一直在囤積糧草,恐怕經過這一場倒春寒之後,囤積煤炭的風潮多半也會興起。

京兆府尹顏勤禮站在朱雀門前,看著人們正在圍觀或傳閱著朝中下達的政令。

顏勤禮抬首邁步離開朱雀門,背對著萬千坊民,其實人們都沒有注意到,在這股節儉且愛囤積貨物的風潮之後,其實都是朝中與皇帝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行為。

因為這裡是關中,是一個人口正在急劇膨脹的關中,隨著人口的增加關中就需要更多的資源,因此需要不停地虹吸中原各地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鹽鐵,金銀,絲絹布匹乃至人口與糧食。

正因如此,想要提高關中的抗風險能力,在人口急劇膨脹的前提下,就需要保持資源的增長量,並且保證資源的儲備。

正因如此,關中以西還有好幾處礦藏資源至今被官府看管不能開挖,並且潼關南下,還在修繕著關中連線南陽的水路。

在一個個長安城坊民笑臉中,顏勤禮很喜歡看人們臉上帶著希望的笑容,生活有了憧憬。

皇帝沒有打算遷都,而是要繼續建設關中,這讓關中鄉民懷著無比敬重的心,熱情地活著。

李唐是從關中起家的,如今李家成了皇帝,也不會拋棄這裡,如果皇帝真的走了,財富與人們也會跟著離開的。

朝中接連數道政令下達,在人們眼前傳閱著,其一,修繕並且繼續開挖昆明池。

其二,修繕潼關與南陽之間河道,保持運輸通暢。

其三,增補官吏三百餘名,補充至關中各縣,多為八品文吏,從支教夫子中選拔。

現如今的朝中用人之策就是如此,想要入朝為官,就需要有支教的經歷,或者是軍中兩年以上的經歷,否則不會被朝中錄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