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兒應聲道“對,是吐蕃之於大唐,陛下回來之前這篇文章經由上官儀的手早就在坊間大肆宣揚了。”
“朕有些理解松贊干布為何說是朕,朕暗示了上官儀讓太子寫這篇文章了。”李承乾牽著寧兒的手在兩儀殿前坐下。
相處這麼多年,雖說不知陛下與松贊干布說了什麼,不過看陛下因這件還是很高興的。
寧兒道“還記得當初陛下說過,若吐蕃與大唐的恩怨一直在,因地理關係大唐與吐蕃會因此發生百餘年的戰爭。”
李承乾拍著她的手掌道“朕真的說過嗎?”
“說過。”寧兒再道“陛下還說了,松贊干布這個人殺了可惜,若能為大唐所用,那該有多好,如今不正是陛下想要的結果嗎?”
李承乾又點頭道“在你看來,朕有點像是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就算陛下不擇手段,那也是為了社稷。”
身後傳來了蘇婉的話語,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語氣。
有宮女收拾著殿內,將這裡的物件擺放整齊,只要陛下沒有回來,蘇皇后就沒有辦法入睡,只等陛下回來,皇后才能安心睡下,好在陛下每晚都會回來。
近些年,其實兩儀殿一直都是這樣。
翌日,李承乾早起晨練,在朝政國事上,算是得心應手,哪怕是再難的國事,也會有得力的朝臣去辦。
身為皇帝會有些驕傲,可是在生活經驗上,李承乾還需要向叔伯們討教。
繞著皇城跑了三圈,李承乾這才跑回武德殿,清晨陽光還未完全出來,天空還有些灰濛濛的。
自從早朝推遲了之後,李承乾有足夠的時間晨跑完,洗個澡再用個早飯,之後精神更好地去早朝。
在國事上游刃有餘的皇帝,還要面對生活,還要處置各種家事。
洗了澡之後,李承乾剛坐下準備用飯,就又見到了一件家事,稚奴買了很多鐵料,而這些鐵料品質參差不齊。
傳話的晉王府內侍低著頭,行禮道“陛下,晉王原本不想將這件事告知京兆府。”
李承乾道“是慎弟讓你來的吧?”
“是的。”
李承乾接著道“稚奴不好向京兆府開口,更不敢告知朕,慎弟這才讓你來一趟?”
“正是。”
“讓李義府安排人去查問一番,他近來就查鹽鐵的事,這樣就不用驚動稚奴了,這些事御史臺正好也想尋個突破口,順帶的事。”
“喏。”
處置完這件家事,李承乾這才吃著今天的早食。
小鵲兒也早早睡醒了,她快步走來,當即就坐在了一旁,自己端著碗筷就吃了起來。
一碗黍米粥下肚,李承乾這才準備去早朝。
小鵲兒道“父皇,聽聞皇兄寫了一篇文章?”
“你也知道了?”
“嗯,女兒聽說了。”小鵲兒的神色帶著狐疑,又道“兄長自小最不喜文章了,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