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河西走廊,松贊干布從武威郡離開,甚至這裡的官兵也沒有來查問,沒有阻攔。
一直到了姑臧城,松贊干布在這裡住了下來,有一個吐蕃人神色激動地跑來,用吐蕃人的禮儀恭敬地道“贊普!”
來大唐治病也快十年了,這十年間病情好轉了,但卻白了頭,沒想到吐蕃的孩子還記得自己。
聽到贊普有些虛弱地咳嗽聲,這個吐蕃人忙扶上前道“贊普,我是達佔東塞。”
吐蕃的孩子看起來年紀比關中的同齡人成熟,他擦著眼淚道“贊普走時我六歲。”
松贊干布回憶著,他知道達佔東塞,他比欽陵還年幼。
現在的達佔東塞也就十六歲,卻已十分高大了,松贊干布又輕咳了兩聲。
“贊普是要回來了嗎?”
松贊干布沒有當即問話,而是與他一起走入了驛館,兩人用吐蕃語交談著。
話語中,松贊干布知道了吐蕃的近況,隨著達佔東塞一起來姑臧城的,還有一大群孩子。
達佔東塞如今在吐蕃的崇文館讀書,也是吐蕃崇文館教出來的一批學子。
松贊干布問著他有關現在的吐蕃的近況,當看到一群孩子捧著書卷來到面前時,這位贊普高興地笑了,在長安城這麼多年,從未見過如此多的吐蕃孩子。
松贊干布抱起一個孩子,大笑著甚至眼角還有些熱淚,十年了,這十年間是松贊干布最高興的一天。
在達佔東塞講述下,其實這些孩子都過得很好,尤其是唐人的官吏,他們對吐蕃的孩子尤為關照。
松贊干布問道“我崇文館會與我們的人搶孩子?”
這是當年的傳言,達佔東塞解釋起了這件事的起因,其實並不是崇文館與吐蕃人爭搶孩子,是那些吐蕃的父母不願意讓孩子去唐人的學館讀書,他們害怕自己的孩子讀了唐人的學識,以後就不是自己的孩子。
就因這種恐懼,吐蕃的父母與崇文館的夫子們經常有矛盾,為此甚至還動過手。
矛盾與誤會總歸會化解的,唐人沒有用刀兵化解矛盾,而是經常與吐蕃人的孩子玩鬧在一起,之後唐人的夫子用另外一種方式與吐蕃的孩子相處,並且慢慢地教會了他們的關中話。
就這麼過去了三五年,吐蕃的父母才慢慢接受了唐人的學館,有孩子們去學館讀書,回家還能帶回來一床厚實的被褥,甚至還能給吐蕃人看病。
如此一來,唐人與吐蕃人越來越和諧,達佔東塞一臉的嚴肅地道“贊普,還是有很多人對唐人有成見,試圖讓我們與唐人為敵,大相回來了,就有人想要大相與我,還有很多的吐蕃人,繼續與唐人為敵。”
松贊干布反問道“你們想與唐人為敵嗎?”
驛館房間內的孩子們都沉默了,達佔東塞也沒有當即回答,還能聽到房間外,的喧囂聲,那都是驛館人們話語聲。
達佔東塞道“贊普想要與唐人為敵嗎?”
松贊干布盤腿而坐,他一個人從長安城一路來到了姑臧城,從窗外看去就能見到繁華的街道,他還記得以前的姑臧城是很荒涼的,沒有這麼多的人,也沒有這麼多的屋子,甚至都沒有城牆。
那時候只有一小片殘垣斷壁與斷成兩截的石板,告知過往的人們這裡是以前的姑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