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營地時,李承乾吃著官吏們做的飯菜,道“這都是上官儀做的?”
狄知遜道“正是。”
“嗯,手藝不錯。”
上官儀又道“飯食簡單了些,臣慚愧。”
李承乾看著眼前一盆魚,與一碗梁米飯,道“挺好的,朕平日裡的飯食也很簡單。”
大家吃的都是自己做的飯食,見陛下吃得痛快,也都放心不少。
自己做的飯,多數都是自己做的。
上官儀的手藝最好,陛下的飯食就是他做的。
而其餘人,看著碗中的飯食,都是自己所做,再難吃也要嚥下去,當著陛下的面浪費糧食,那是真不想活了。
聽到有三兩人正說著家中的孩子。
李承乾訴苦地道“你們的孩子也算好的,朕的孩子就不同了,他是太子,他想要出征去西域打仗,被父皇揍了走不動路,才消停。”
群臣都是笑呵呵的,聽陛下主動說家事,倒是很有興致。
李承乾接著道“教導孩子的事,朕還要多與諸位討教。”
“臣不敢。”
“無妨,你們多說說經驗就好。”
話題有了,群臣們也都紛紛各抒己見,說著自己家的孩子,還互相說著對方年輕時的糗事。
灞河邊,笑罵聲不斷。
皇帝與臣子們野炊吃著飯,訴說著家常。
或許再過二十年,當皇帝老了,大家也都老了,那時候鬚髮皆白且年邁的許敬宗再一次來到灞河邊,他回想起如今的場景,也會不由自主地帶著笑容,皇帝與臣子們敞開心扉,在管教孩子的事上,臣子們紛紛給皇帝支招。
皇帝還會說笑幾句,開著一些玩笑話,還說將來讓太子將誰家的女兒娶了,又是一陣大笑。
春天的暖風吹過這片營地,這場野炊直到夕陽落下的時辰才各自散去。
看到陛下離去,再想起先前的話語,群臣甚至有些不捨,還想與陛下說一說家常,教陛下如何教導兒女。
從先前跟著陛下出來遊玩得戰戰兢兢,此刻將擔子放下,又覺得這位陛下如此親近,與鄰家似乎是一樣的。
翌日,當早朝再一次照看,群臣在太極殿早朝,又恢復了對陛下的敬重,躬身行禮。
一道道旨意送出皇城,送入各處衛府與官邸。
自年初到現在,乾慶十年的旨意特別多,人們已記不清這是自今年開朝以來的第幾道旨意了。
乾慶十年五月,青海道,李震接到了陛下的旨意,再看眼前的將領,道“沒想到陛下讓你來換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