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與師母一路上無言,腳步也走得並不快。
就快走到了承天門,李承乾停下腳步,見到舅舅,便讓老師一家先入宮。
在承天門下,還有各家勳貴在宮人的指引下紛紛走入。
長孫無忌獨自一人前來,先問道“見過房夫人了?”
李承乾感慨道“見識了。”
“房夫人是女中豪傑,別說朝中諸位將領了,就連陛下見了都要懼她三分。”長孫無忌回憶著往昔,失聲一笑道“都是以前的事了。”
“真是父皇讓老師去平康坊的嗎?”
“是啊,確實是陛下吩咐的,好好男兒豈能被女子欺負,就是這麼一句話,讓房相去了平康坊。”
長孫無忌又道“可事實呢?正如臣所料,房相還不是被房夫人拎回家,還被痛斥一頓,這件事又傳到了陛下的耳中。”
李承乾安靜地聽著,放慢腳步。
“陛下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很生氣,今天的宴席多半另有準備了。”
為手足兄弟仗義出言這也沒錯,但依舊不能忽視客觀條件呀。
興慶殿外,燈火佈置了不少。
老天很給面子,讓雨水暫時停歇了。
李承乾與舅舅走在一起,沿途與各路將領與勳貴拋去微笑,只不過幾家年輕的子弟,笑容很勉強。
“殿下可知,為何陛下為何要擺宴?”
李承乾道“是為了慶賀關中豐收?”
長孫無忌搖頭,語氣平淡地解釋,道“一來確實是為了關中豐收,二來馮盎回長安了,三是不僅僅有馮盎,還有一批將領回長安,都是各地的折衝府回來的,其中就有丘行恭,柴紹父子,郭孝恪他們。”
李承乾想著中原各地佈置的折衝府,而這一次回來的將領來看多是一些老將。
這些人或有執掌兵權多年,又或者年事已高。
今晚這一次的宴席,又像是一次兵權的交接,他們要將各地折衝府的兵權交還回來。
思量著就走入了興慶殿內,坐在這裡的人不少,就連殿外都佈置了桌子。
宮女太監在殿內殿外走動佈置著。
李承乾打量著四周見到了很多生面孔。
長孫無忌領著太子,走到一人面前,解釋道“這位便是鎮軍大將軍,譙國公柴大將軍。”
意識到舅舅介紹的人便是柴紹,李承乾忙作揖行禮道“見過姑丈。”
原本神色憔悴的柴紹聽到這話,神色激動,他哆哆嗦嗦行禮道,渾身無力地一手撫著桌子,道“末將當不起太子殿下一身姑丈。”
人到中年,就已經重病纏身的柴紹又咳嗽了兩聲,他眼底裡有些許溼潤,道“末將愧不……”
“好了。”李承乾扶住他,道“姑丈且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