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兒站在一旁給殿下沏了一碗茶水,道“其實殿下們的天賦已超越了很多同齡人,在國子監的同齡人中,尤其是數術水平,夫子們都讚不絕口。”
“是嗎?”
“正因如此,殿下就不要再抱怨自己了。”
李承乾道“謝謝寧兒姐安慰孤。”
寧兒道“這不是安慰,是殿下的成果。”
李承乾拿起一旁的文書漫不經心翻閱著,昨天父皇除了給許敬宗,上官儀,郭駱駝升遷,還讓殿中侍御史張行成升任刑部尚書。
“父皇一直在器重那些家世較為普通,立場又與世家對立的文臣,相對的世家子弟就不會這般升遷,人們的立場不同,所為之考慮的利益也就不同。”
聽殿下這麼說,寧兒低聲道“這兩年朝中走了許多老臣。”
李承乾搖頭道“不只是如此,這些文臣會成為擁立李唐王朝的中堅力量。”
寧兒回道“殿下考慮深遠。”
“孤這個東宮儲君也要努力學習國策,學著任用官吏。”李承乾低聲道“現在孤能動用的力量還是太薄弱了。”
就像是父皇當初讓舅爺修撰的氏族志,非要將姓氏重新排序。
這種行為除了會讓作為皇帝的李家被架在火上烤著以外,還要限制世家的發展。
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皇權的穩定,與皇位的合理性。
不過父皇這種因一時意氣,與氏族志過不去的時候,也被房相他們勸住了。
氏族志很重要嗎?
其實不見得。
就該一把火燒了。
當然,這些話不能從一個太子的口中說出來,不然東宮太子會成為眾矢之的。
小福快步走來,遞上文書道“殿下,京兆府送來的。”
李承乾開啟文書翻閱著,這是皇叔寫的工作簡要,他將許敬宗與郭駱駝派去渭南,幫助裴行儉做事了。
小福又遞上另外一封信,道“殿下,這是杜荷公子送來的信。”
涇陽的葡萄都已經採摘完畢了,除了分給涇陽村民家家戶戶,餘下的吃不完,便全部賣了。
六十畝葡萄,杜荷只用一天時間就全部賣完。
就這麼一天,杜荷又用葡萄賺了三千貫錢,關中種出的葡萄一畝能夠賣五萬錢上下,也就是平均每一畝的利潤是五十貫錢。
李承乾笑道“杜荷越來越有一個大商人樣子了。”
寧兒回道“如果賣去關中以東的各縣,價格還能再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