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主廚看著這一幕,心中陣陣羨慕。
多少村子裡那複雜的關係,就是因為話說不開來。那一村子人日夜一起生活,哪能沒有矛盾的?
芝麻蒜皮的事情,積少成多。
今天你踩死了我兩顆菜我記在心裡沒說,下回我看到你家果子好偷摘兩個。
明明都是小事,這怨氣卻慢慢積累起來的。等一個導火線撕破臉,互相數著過往,最後老死不相往來。
“要是家家都有個老闆這樣的年輕人,捨得下面子,主動給人下臺階就好了。”主廚羨慕道。
回家麵條吃完之後,秦漠帶著老頭老太太們在村裡散步消食。
這兩週時間,秦漠還真幹了不少東西。
“這酒店地基已經打好了?”
“花園小區的規劃也完成了,我們村子馬上要有二十多層的高樓了?”
“那狗子、春娃他們,是不是也可以回來住了?”
以前秦家村條件太差,諸多年輕人為求更好的生活,不得不到縣城裡去。
老頭老太太們在鄉下習慣了,也捨不得跟著出去。不少家庭就是這樣分散了,沒有好的生活環境,沒有工作機會,實在不能過多指責年輕人,誰不想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少人其實心裡也向著老家,可能像秦漠這般有能力改造家鄉的,只是鳳毛麟角,誰不知道衣錦還鄉?更多的只是心酸地留在外地,打份工勉強度日而已。
“日後秦家村的人回來買房,肯定有巨大折扣。”
秦漠用秦家村的宅基地改為住宅,按道理其中的利潤,秦家村的人都有一定股份。
“真的?”
哪有老人家不想自己兒女的?之前條件不允許,他們不好阻礙兒女在更好的地方發展,現在秦家村大變樣,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都跟上了。
別說和縣城比了,就算和東陽市比都差距不大了。
馬上有人想給兒女打電話,看看是不是可以在秦家村工廠謀求一個工作,然後再買一間住宅。一家人在一起,那才是真正的天倫之樂。
秦漠自然也歡迎更多的年輕人回來。
不說加入公司,那大片的農田和工廠也需要人手。城裡的大學生好招,可懂得務農的人可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