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姑姑領著華瑩等人排好隊進了體元殿偏殿的院子,現在晚春時節,也開著不少花,奼紫嫣紅的,配上蔥蔥郁郁的枝葉,倒真是好看。
但真正讓人移不開眼的,還得是這些人比花嬌的秀女們,一個個都是姿色不凡,各有特色,華瑩便和夏茗找了個陰涼處,靜靜的觀察著。
“你瞧。”夏茗示意華瑩看過去。
那女子身穿一襲粉紅色繡桃花旗裝,袖口的花紋圖案惟妙惟肖,頭面首飾也是相輔相成,明明穿上應該是嬌俏可人的樣子,可偏偏她又有種骨子裡清冷高潔的氣質,兩種不同的感覺碰撞,反而給人一種別樣的美。
那是一品太傅的嫡女,郭爾佳凌萱,華瑩也略有耳聞,在閨中時求娶者也是踏破門檻的。她們說過幾句話,郭爾佳凌萱雖清高了些,但並不是眼界短淺之人。
“掌衛事大臣的女兒雖然長相普通了些,到底是大家閨秀,看著端莊的很。”夏茗又將眼光放在了鈕祜祿臨月的身上。
華瑩點頭附和,除了鈕祜祿臨月和剛剛的郭爾佳凌萱以外,她的家室才是最高的,真不虧是第一次大選。
在府中華瑩的教導嬤嬤說現在後宮中有一位皇后,兩位妃子分別為鈴妃和江妃,兩個嬪為季嬪和湘嬪,兩位貴人兩位常在一位答應。子嗣有江妃所生的大阿哥和季嬪所生的大格格,以及湘嬪的二格格,卻並不是二格格的親生母親。皇后當時也有一位二阿哥,可惜生下不久夭折了。
如此說來,皇上登基十六載,卻只有區區三個孩子,確實是少了些,先帝在位時光兒子就有八位,公主更是有十多位,但現在都已經嫁人或和親去了。
正在思索著,一個公公拿著冊子走進院子,嗓音洪亮的宣佈了秀女的名字:“從一品督察院左都御史嫡女布林哈齊氏華瑩、正三品大理寺卿嫡女趙永笑……覲見!”
“好了好了,奴婢再多囑咐一句各位小姐格格們,面聖不要忘了規矩也別過於緊張,皇上太后皇后不會為難你們的。現在六人排成一列往裡頭走。”教引嬤嬤便領著她們進了體元殿,說是進去,其實還是在門外面站著,殿裡最中央坐著當今天子,旁邊分別是皇后和太后,坐的也稍微低一些。
要說華瑩今天的打扮自然也是花了心思的。仔細梳的小兩把頭穿插的扁方從右邊伸出來一縷紫色流蘇穗子代替華貴的步搖,左邊為了不顯單調斜插了兩根淡色簪花,一對白玉穿珠耳墜。身上一套繡玉蘭的淺紫色旗裝,襯著她的膚色更加白皙。既不太過張揚,也體現了大家小姐的氣質,端的是溫和典雅。
“督察院左都御史嫡女布林哈齊氏華瑩,年十六!”一邊站著的公公用略微尖細的嗓音喊道。
如同嬤嬤已經講過無數遍的那樣,華瑩一步一步穩穩的走到前面,下跪道:“臣女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參見太后、皇后娘娘,太后、皇后娘娘萬福。”
“這丫頭喜歡紫色,倒也相襯。”太后首先發話了,看向皇帝。皇帝說好了多選一些留用,到現在也沒幾個看上眼的,太后可是急著多抱幾個孫子的。
“抬起頭來。”
華瑩頭微微向上抬起讓三人看清,視線放在下面,以免直視天子犯了不敬之罪。
她的妝容精緻卻不濃重,眉化成了“慵懶可掬似笑還無”的小山眉,本就漂亮的眼睛勾勒了一下,看起來更加吸引人,下面是不特別高挺卻小巧的鼻樑及一張櫻桃紅色嬌嫩欲滴的唇。
“左都御史也是有才之人,你這名字可有什麼來頭?”皇帝問道,一旁的皇后為之側目,這一天下來,皇上關注的秀女很少。
“回皇上的話,曄兮如華,溫乎如瑩,所以取之華瑩。”華瑩不緊不慢吐字清楚的說。
“朕剛剛登基時便聽說過你,今日一見,倒確實擔得起大棋國祥女之稱。”皇上這樣說有著調侃的意味,不過是想看看她做何反應。
華瑩不過一個臣子的女兒罷了,有這麼一個稱號確實是抬舉了,於是不緊不慢道:“回皇上,只是臣女出生時恰逢皇上登基不久,阿瑪立了功受到嘉獎,這才在坊間有這麼個稱號,若不是皇上勤政安民,是民心所向,臣女又如何擔得起這祥瑞一說?”
這一段話既恭維了皇上,也沒有說自己不配為祥兆貶低自己,大意就是沾了皇上的光才有幸得一美稱。太后在一旁聽著也心下滿意。
“哀家看這孩子聰慧大方,不如就留下牌子吧?”
皇帝自然也是對華瑩有些好感,點頭道:“確是不凡,留牌子。”
“督察院左都御史嫡女布林哈齊氏華瑩,留牌子,賜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