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妃的弟弟再次立功並且皇帝欣喜萬分去給華瑩送禮物的事情又傳遍了後宮,人人都道蘊妃實在是有福氣,不說別的,單是賞賜的精細和用心程度就能看出皇上的態度,不只是因為華瑩的弟弟才給賞賜,而是因為皇上本就準備好了禮物,藉此機會送給華瑩罷了。
不可能一直都不給皇后去請安,又過了兩天雪停後,華瑩便要照常去坤寧宮了,今日正好也是十二月初的第一天,華瑩打算穿的隆重一些,便戴上了皇上賞賜的點翠頭面,配上內務府新做的衣裳,儀態萬千,但也沒有任何僭越的地方。
“臣妾給皇后娘娘請安,皇后娘娘萬安。”
華瑩入殿內時,毫無例外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就算皇后也是身著華服,還是隻有皇后才能穿著的明黃色繡鳳凰旗服,旗頭上佩戴著的更是金光燦燦的黃金釵環,耳朵上帶著的東珠耳環也是價值連城,可偏偏就是沒有華瑩耀眼,不只是因為容顏,更是因為周身的氣息與氣場落了下風。
明明也是大家貴族的嫡女出身,可卻總是計較眼前的利益,從而導致整個人慢慢變得沒有那麼大方,影響了整體的氣質,就算有再多金銀珠寶堆砌,也是於事無補的,皇后也跟著其他人看了一眼華瑩的裝束隨後道:“蘊妃免禮吧,今兒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打扮那樣隆重。”
華瑩身在四妃之一的位置,打扮莊重貴氣本就理所應當,之前她打扮的相較於富察氏也算是簡單了,鮮少這樣隆重,可偏偏皇后就要提一句,華瑩心中不耐,還是微微假笑著道:“皇上剛賞給臣妾的,若今天不穿戴,總顯得臣妾對皇上的賞賜不滿似的,也自然應該戴上來見皇后娘娘。”
“原也是應該的,只不過本宮看你這滿頭珠翠,突然就想起了你剛剛進宮的時候,那樣簡樸清麗,如今也像是變了一個人,不只穿著打扮變了,這面相上也成熟了不少。”皇后藉著半年前新人入宮的事情,想要暗喻華瑩年華也已經不復當初了。
華瑩也不打算好生與皇后說話了,左右都是委屈自己,還不如硬氣一點,不然真把自己當病貓了:“臣妾如此,皇后娘娘亦是如此,依稀記得當初入宮,皇后娘娘風華絕代,不過如今也是風華依舊,臣妾不可比擬,於是便在穿著打扮上用功夫。”
“皇后娘娘這些年的穿著倒是沒什麼變化,一如既往的端莊。”
又不是隻有皇后會這樣暗諷,她自然也會說皇后這麼多年的穿著打扮一直都毫無新意,怪不得皇上也一直是不冷不熱的態度。
新入宮的妃嬪們安安靜靜的看著這一幕,沒有人會替皇后或者是華瑩說一句話,他們剛剛入宮不到半年,就算是選擇陣營,也不會如此草率,所以她們兩個神仙打架,也就明事理的站在一邊,不吭一聲,看來都是有點腦子的人,但這也可能不出來什麼,因為華瑩可瞧見了有的人慾言又止的表情,恐怕已經被皇后收買了。
“本宮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厲行節儉,雖然本宮是六宮之主,穿著不能太過於簡樸,於是便儘量減少了在首飾上的支出,不能和蘊妃比,家中是家大業大的,皇上也寵愛。”皇后聽出華瑩的意思,後面說的話還不忘誇一誇自己,同時也是說華瑩鋪張浪費,還一直利用皇上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
“皇后娘娘厲行節儉不假,可是臣妾聽聞太后娘娘喜歡華貴裝潢,不知道皇后娘娘是如何與太后娘娘溝通的呢?”靈嬪平日是很少管她們兩人之間的口齒之爭的,最近也不知怎麼,總是會幫華瑩說上幾句話。
皇后也是沒有料想到靈嬪這樣直接了當戳自己的心窩子,太后的態度從來都是平平淡淡,她這個兒媳婦做得好,太后會誇讚,若是做的不好,也會直接點明,就好像是上下級的關係,而不是婆媳,這更是皇后心中的一根刺,靈嬪所說更是讓其他新入宮的嬪妃好似打聽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豎起了耳朵聽。
其中一個是鍾常在,漢軍旗的一位高官的女兒,聽說沒有被冊封為貴人是因為皇后所言,讓一位滿軍旗的秀女被冊封了貴人,偏偏皇上又覺得貴人之位不少了,這幾人裡面有一個貴人便足夠了,她就成了一位打頭的常在,不知是不是怪皇后側面阻撓了自己封貴人,冷不丁開口道:“嬪妾入宮之前曾經聽聞皇后娘娘最是端莊得禮,蘊妃娘娘秀外慧中,江妃娘娘善解人心,入宮這麼多天相處下來,覺得嬤嬤所言甚是。”
“鍾常在看來入宮之前仔細聽了嬤嬤的教導,也是個有心人,本宮提倡節儉,並不是想讓你們這些如花的女兒家穿普通的衣裳,而是儘自己所能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