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便是有人開始揣測,是否是陛下身體抱恙,不能接見諸侯王,才命太子代為行事。
不過有這種想法,且還四處亂打聽的人,立即便被周亞夫與晁錯兩人,聯手鎮壓之。
早知道,此時漢家丞相的權柄可是大的嚇死人,即便不經過天子的同意,也是有權,決定許多官員的任免獎懲的。
再由晁錯這個御史大夫,遞奏彈劾之,一但頂罪,便是絕不可能再翻案了。
如此一來,這股臆測之浪潮,瞬間便是被鎮壓了下去。
不過在劉榮看來,周亞夫能與晁錯聯手,做這樣的事,應該是有老爹的意思在內的。
然此時還在趕往長安路上的諸侯王,皆也是收到了一封詔書,此次到長安來,先要見的不是天子,而是他們的太子大兄——劉榮。
諸侯王到長安來,其所行走的路線,也是特定的,也不是說,從哪裡走著近,便可從哪裡走的。
像是長沙國那樣的諸侯國,到關中去,最快的行走路線,應該是循江而上,之後改道入武關便可。
然現實卻是,不論是哪裡的諸侯國,皆是要先北上,穿過函谷關,才能入關中,而至長安。
固此,離的近的,像劉德一般,早早便到了長安,而離的遠的,可能要大半個月才能從國中趕至長安。
雖然這些諸侯王們,到達長安的時間不一致,但其見到這詔書時的反應倒是一致的。
為何,要先去見太子劉榮呢?
諸王奉天子之召,而至長安的目的,便是為了撈得好處,看看有沒有幾乎,做一做漢家的趙王也好啊。
要先要去見劉榮,這些人此時是隻有一個想法,自己想要做趙王,似乎是有些不可能了。
天下誰人不知,淄川王劉德與太子的關係,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十有八九,這趙王的王位,便要是劉德的了。
雖然固此,懷著忐忑的心情到了長安之後,去求見了竇太后之後,其還是在第一時間到了太子宮中來見劉榮。
首先而來的兩人,便是程姬的兩個兒子,臨江王劉餘與魯王劉非。
劉餘與劉非兩人如今的年紀,也不過十幾歲,只不過如今也是做了諸侯王之人。
皆是身著一身錦緞而制之衣,頭戴王冠,在數名士從與衛士的護送之下,到了太子宮之宮門外。
聽聞是劉餘與劉非二人來了,劉榮這次卻未向劉德到此那般,親自相迎。
而是命身為太子家令的汲黯前去迎接。
兩人一入畫堂殿,便是行拜禮道:“臣弟非,拜見太子大兄”。
劉榮立即便是起身,呵呵呵的笑著言道:“是四弟、五弟來了,快快看坐”。
待劉榮言畢,便有女婢立即為二人取來了坐蓐。
“謝太子太子大兄”,兩人一拱手,便是跪坐在了席間。
“四弟、五弟遠道而來,一路舟車勞頓,可先回府休息一下,來日再到此來便可”。
劉榮如此之言,可是令二人始料未及,剛剛從長樂宮中出來,便到太子宮來。
卻不想一來,便是碰上了軟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