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著作都是微言大義的,後人不肖,往往不得精髓,甚至曲解其意。
就算是真有能力的人,往往為了利益牽扯,也常常會故意歪曲先賢本意。
如此一代代的傳下來,原本很好的學問也就讓後人頗多詬病了。
可儒家能傳承兩千多年依然屹立不倒,自然有其可取之處。
拿著論語邊看邊想,小漁船都到了三峽大壩遺址,劉八九才僅僅看完了學而篇。
“哈哈,所獲頗豐啊!”
學而篇看完,劉八九隻感覺念頭都通達了許多。
其中最讓劉八九感慨頗深的是一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意思是:一個人不到他苦思冥想時,就不要去啟發他,不到欲說無語時,就不要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
讓劉八九不由得想到了劉家良的事情。
作為一個凌駕者,劉八九其實明白自己的定位,鋪設好大局構架之後,剩下的任其發展就好,其實並不過多的操心。
就像灑下一把種子總有一些會生根發芽收穫一樣。
可事到臨頭,劉八九難免會因為對某一些事情有所期待而已失望。
說到底,劉八九現在也還只是一個人,而人自然就會有七情六慾。
“江水東去不可留,好似春夏又轉秋,去留春秋尋常事,何必為此生憂愁!”
“就由他吧,一切就由他去吧~!”
劉八九大吼一聲,聲震四野,引得江水一陣翻騰,林子裡面群鳥驚飛、虎嘯猿啼。
劉八九不由得把目光看向了對岸,一顆碩大的虎頭正眯著眼睛看著他。
劉八九不由得眼睛一亮,小漁船在精神力的操縱下如離弦之箭一般向著對岸急射而去。
劉八九並不是想抓老虎,只是簡單的想近距離看看,畢竟以前只在影視上面見過,還沒有見過真正的老虎,更何況華南虎早已經絕跡,倒是沒想到在這裡能看見一隻。
這可是真正的老虎,比臉盆還大的虎頭,拳頭大小的眼睛,可完全不是唐佳欣那條大貓可以比擬的。
看見劉八九劃著著小漁船以這麼快的速度衝過來,明顯把大老虎嚇了一跳,居然轉身就向著林子深處跑了進去。
不過三秒鐘,劉八九就收起小漁船,隨即縱身上岸,卻已經徹底失去了大老虎的身影。
劉八九挑了挑眉看見地上的虎爪印就準備追,卻又立馬停住了腳步,因為空氣中瀰漫著血腥味,最重要的是旁邊居然傳來“嚶嚶嚶”的叫聲。
劉八九轉身走了幾步,撥開樹枝看見在草叢裡面居然躺著一隻大熊貓。
這是一隻成年大熊貓,而且也應該變異過,將近兩米的身長,腰背也有一米的寬度,此時卻萎靡的躺在地上,旁邊兩隻籃球大小的肉團正在大熊貓身上拱來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