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好好歇歇吧,明天咱們去周圍看看,最好找個落腳的地方。這裡再差,也比塞外好很多,起碼不用怕晚上睡覺被蠻人割了腦袋。”
李老太用撥浪鼓哄著孫女,開口安慰兒孫幾句。
李老二等人聽得心酸,不想讓老孃傷心之下,還要為他們費心,於是趕緊紛紛表決心。
“娘說的對,咱們一家子在一起,怎麼都比在塞外活得好。”
“就是,劉鏢頭還讓我去鏢局呢,多一份兒工錢,家裡肯定好過。”
李老太靜靜聽著,輕輕拍著孫女,背過眾人,眼淚才輕輕掉下來,打濕了佳音的繈褓…
第二天一早,李家人也沒做飯。
李老二兄弟幾個在四周轉悠看看,李老太就抱了佳音去尋人打聽訊息。
有戶人家院裡晾著女子衣衫,煙囪也早早冒了煙兒,她就去敲門。
開門的是個婦人,瞧著三十歲左右。
她見李老太上了年歲,抱了個嬰孩兒,語氣就很是和緩,“老嫂子,您有什麼事嗎?”
李老太看婦人很好相處的模樣,心裡鬆了口氣,這才笑著說。
“妹子,我和孫女路過你們村子,口渴了,想討口水喝。”
婦人聞言,趕忙“哎”了一聲,回身就去屋裡用碗舀了水,端給李老太。
李老太哄著佳音喝了兩口,那婦人一個勁兒盯著佳音瞧,眼裡滿是憐愛。
佳音看出婦人喜歡孩子,也毫不吝嗇自己的笑容,衝著婦人吐舌頭,搖腦袋,惹得婦人一直笑。
“妹子,我跟你打聽打聽,這村子裡有沒有什麼能住人的地方啊?我們一家子大老遠來投奔親戚,結果親戚沒了,我們回不去,想著在這附近尋個地方落腳。”
李老太將碗還給婦人,隨口問了一句。
婦人一聽這話,心裡可憐李老太,加上佳音實在可愛得緊。
她也沒藏著掖著,拉著李老太坐在門口石墩上,嘮家常似的,把自己知道的那點兒事都跟李老太說了。
原來這村子最開始是有名字的叫清水村,村子依山傍水,曾經也是興旺的好地方。
可多年前戰亂,村子裡的人逃的逃,死的死,就沒剩幾戶人家了。
再後來朝廷穩定下來,不少當年打仗受傷的兵卒被分到這裡落了戶。
朝廷照例每月發些銅錢算補償,剩下的就不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