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抱了一碗蛋羹,混了幾塊雪白的魚肉,吃的歡快。
隔壁趙家的幾位老爺子也得了滿滿一陶盆的燉魚。
這可是難得的好菜,珍藏很久的半壇子烈酒,也被趙叔拿了出來。
幾個老兄弟,一人半碗酒,就著魚肉,吃喝痛快。
這幾日,他們也沒閑著。挑水的重活做不了,但給騾子割草喂水,下田澆水,家裡劈柴,掃院子,他們都接了過來。
但即便這般,他們還是心裡發虛,總覺得佔了李家便宜。
去年秋收得的糧食,在一起搭夥的時候就拿去李家了。
可加一起,也不過四百斤,根本不夠他們吃幾月的。
更不夠這樣,隔三差五就大魚大肉的吃著。
特別是這天氣,萬一秋日顆粒無收,難道還讓李家白養著他們?
趙叔第一個開口。
“要不然,咱們喊上村長,再去李家說說。今年咱們把地收回來吧。這樣,秋日沒收成,李家也不用白養著咱們。否則李家實在太吃虧了。”
“是啊,李家心眼兒好使。到時候,田裡沒收成,也不會讓咱們餓著,那就隻能拿銀子買糧食了。”
“那要多少銀子啊!家底再厚也沒有養著咱們幾個老不死的道理。”
其餘老頭兒也是紛紛附和。
他們也是行動派,吃過飯,借著酒勁就喊了村長過來。
村長和李家都有些懵,不知道老頭兒們有什麼事。
結果,老頭兒們說起要把田地抽回去,李家人立刻就明白他們的打算了。
這是天旱,害怕秋日時候顆粒無收呢。
李老太當時就搖頭。
“不成,幾位老兄弟,你們想想。若是秋日時候大豐收,除了你們的口糧,還剩下很多。我們家裡賣了銀子,你們會來要嗎?”
“當然不會了!”老頭兒們都是瞪了眼睛。
“那是人幹的事兒嗎?你們一家種地出力,賺了銀子當然是你們的。咱們先前可說好了,我們隻要口糧。餓不到就成,其餘都不要!”
“那就是了。”李老太笑著給孫女擦抹泛濫的口水。
“我們家裡種地,收成好不好,那都是我們家的事。哪能賺錢就管你們口糧,不賺錢就不管啊。不是這麼個道理!”
“這不一樣啊,今年怕是要顆粒無收啊!”
幾個老爺子急了,“你們家裡怕是都要買糧食,還養著我們幾個老不死的,那就太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