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夥兒一起吃飯,人多糧食少,飯菜當然好不到哪裡去。
偶爾孩子嘴饞,或者老人生辰,各家都會開小灶,用的也是各家先前存下的細糧。
李家有崔夫人和葉公子補貼,李老太和佳音,甚至是趙叔幾個病號都跟著沾光。
大夥兒也不嫉妒,因為每次崔夫人溫先生和葉公子來,也都是李家拿糧食招待。
人人心裡都有一杆稱,事事清楚,但沒誰計較,這就是一起同甘共苦拚出活命的信任和情義了。
佳音坐在奶奶懷裡,聽著奶奶和老孃說話,心神卻在空間裡瘋狂忙碌。
先前存下的蘿卜白菜,高粱和小米,終於有機會都拿出來了。
還有攢下的雞蛋鴨蛋鵝蛋,泛濫的兔子也趕緊讓它們自殺幾隻。
去年孵化的小雞仔,如今都長到了四五斤,小母雞留著下蛋,小公雞無用,也抓兩隻,給家裡飯桌兒貢獻一道大菜。
另外,水靈靈的小青菜還有很多,冰箱裡的肉也剩了不少,還有魚池的小魚也都長大巴掌大了。
可惜這些還是要等等...
不能貪心,不能貪心!
佳音不停的勸著自己,騾車也慢慢進了附近的村子。
這村子叫大榕樹,住了四十多戶人家,兩百多人。
村裡的路都是土路,但卻打掃的很幹淨,各家的院子籬笆也都整齊。
顯見這村裡風氣不錯,起碼都是正經過日子人家,勤快本分。
佳音站在奶奶懷裡,努力抻著脖子四處探看。
結果,越看她就越滿意。
這村裡居然有人家在養鵝,以後再也不怕鵝蛋拿出去紮眼了。
她歡喜的指了那養鵝人家的院子,興奮嚷著,“鵝,奶奶有鵝!”
老太太還以為孫女是想吃鵝肉,立刻喊了兒媳,“紅英啊,去問問,這家能不能賣我們一隻鵝。中午給福妞燉鵝吃!”
“好啊,娘。”陶紅英立刻停下騾車,敲門進去同這家的婦人說了起來。
這村子離碎石灘最近,先前村裡有人把縣令公子吃癟的事看個清清楚楚,傳的滿村皆知。
幾乎滿村人都知道,碎石灘那些人,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