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道多亂啊,李家這樣的情形,比比皆是,而李家還能找到兒子,馬上要團聚,真是積善之家得了福報。
李老太抹眼淚,起身給張神醫行禮,“張神醫,我這大兒子傷了頭,不認識家裡人了,等他來了山穀,還要勞煩您幫忙看看。若是能治得好,自然都高興。若是治不好,或者治病太遭罪,就...就不用治了。家裡不指望沾他的光,隻要他好好活著就行。”
慈母之心,愛子重於一切。
張神醫起身扶了老太太,鄭重保證,“老妹子放心,我也算半個家裡人,怎麼也不能看著孩子有家回不來,我一定盡力!”
李老二帶了全家,趕緊一起行禮道謝。
村長就問,“我們大夥兒能幫上什麼忙啊?”
李老太就道,“我會讓家裡人悄悄去看看老大的胎記,若是不錯,就尋個機會私下同他說,也私下診治。畢竟他這麼多年在外邊,又因為報恩入贅王家,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什麼苦衷。別大張旗鼓認親,給他惹了麻煩。”
“大妹子說得對,謹慎一些不會錯。”
“我們不會到處亂說,先把孩子認出來,治好傷再說。”
至此眾人算是有了默契,又說了幾句閑話,就各自散去了。
家仁遲疑著找到奶奶,“奶,我是不是推遲幾日再去書院,等大伯這事有了準信兒...”
“不成,你照常去讀書。”李老太一口拒絕了孫子,說道,“你大伯這事拖了十幾年,就算如今找到人,治傷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你隻管去讀書,家裡有事會給你送信兒。”
說完,李老太也有些犯愁,二兒子是一定不能走的,隻有他見過如今的老大,但也不能讓家仁獨自去上學。
別的不說,隻說那麼多行李就需要人幫把手。
於是,她就喊了小兒子,“老四,後日你送家仁去學院。”
不等李老四應聲,佳音已經蹦跳著喊道,“奶奶,還有我啊!我也要去!”
家義兩手扯住同樣跳腳的家安家喜,嚷道,“奶,我也要去!”
就是家歡也上前一步,小聲說道,“奶奶,我也想去送大哥。”
李老太抱起吵鬧的孫女拍了一把,倒也沒攔著,隻是囑咐,“老四和家義幫著家仁拿行李,家歡照管好福妞。”
眾人趕緊應聲,隻有家安家喜耷拉著腦袋,沮喪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