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炕上已經堆了兩筐蘋果,兩筐梨子,兩筐棗子。
方才接了便宜大伯的小金魚,佳音就在琢磨回禮了。
如今新都怕是都知道寒瓜和香瓜出自碎金灘了,便宜大伯暫時又不想暴露同李家的關係,即便空間小院裡還留了一些存貨,也不能當回禮。
幸好,這個時節,小院裡的蘋果、梨子和棗子都成熟了。
而且這都是前世經過多少代嫁接最佳化的品種,吊打這個時空的果子,送禮絕對拿得出手兒。
果然,李老太高興壞了。
這紅彤彤的大蘋果,黃澄澄的梨子,還有飽滿香甜的棗子,實在是太喜人了。
她想了想,就開始動手分筐,分成四份。
除了大兒子這裡,還有劉家,溫先生和崔夫人那裡要送節禮呢。
待得王員外紮完針灸,要離開的時候,就得了一筐好果子,還有一籃棗子。
他見李老太笑眯眯,就也沒推辭,甚至當場就拿起一個果子吃幾口,哄得老太太更高興,這才離開。
結果,王家的馬車沒走多大一會兒,瓊嫂子就帶人來送節禮了。
崔夫人忙著,過不來,但節禮準備的豐富,雞魚肉蛋也是樣樣不落。
溫先生送了一些紙墨筆硯和一套好茶具,劉誌恆則準備了四匹上好的細棉料子、四盒子點心,都託付崔家一起送來了。
這三家節禮都不算貴重,卻是用心挑選,也是李家得用的。
李老太趕緊張羅把先前分好的果子和棗子搬上車,又搬了六罐子壇肉,都是陶紅英先前抽空做的,正好一家兩罐。
若是送外人,這些東西算不得如何體麵,但劉家崔家和溫先生,都算自家人,自然是怎麼實惠怎麼來。
果然,瓊嫂子把回禮送去劉家,劉誌恆可是高興壞了,當晚讓灶間做了壇肉燉豆角不說,又把主意打到那些果子和棗子上。
新都這裡不缺果子,不說各家果園,就是山裡要尋個野果也很容易。
但像李家送來這些,賣相和味道都這麼好,可是太難得了。
可惜,他剛說了幾句,就被老父親澆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