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關城門之前,李老二父子匆忙回了碎金灘。
家裡人正等著他們吃飯,聽說院子買好了,溫先生也安頓下了,老太太很高興,“溫先生太客氣了,有事也不說,早知道他家裡這般,咱們早就搭把手了。從客棧去上朝,怕是天武就他一個了。”
眾人也是點頭。
“過幾日,咱們也去看看,院子裡還要添點兒東西吧?溫先生身邊,隻有溫海一個,怕是照顧不周。”
“行,家裡的肉醬啊,鹹菜啊,蘿卜、白菜、燻兔子啥的,都帶一些過去。”
“被褥是不是也拿兩套?”
“還是做兩套新的吧,也不能太薄了,如今這天兒還不算暖和,而且城裡沒有炕,睡床也涼。”
“被褥怕是兩套不夠,過幾日咱們還要進城去看燈,到時候也要住一晚呢。”
陶紅英和趙玉茹兩人心細,越說越覺得要準備的東西很多。
妯娌倆忙忙碌碌,睡覺之前就拾掇出來不少東西。
需要採買的,也列了單子。
一晃兒,就到了上元節這一日。
老規矩裡,出了上元節,才算徹底過完年,家家戶戶要忙著新一年的生計,再沒心思玩耍。
所以,上元節這一日,男女老少好似都要抓住這最後的瘋狂,痛快玩一把。
剛剛過了中午,新都的街頭就人來人往,熱鬧的不成。
李家眾人把院子託付給村裡人,坐了馬車進城去。
原房子的老兩口已經搬走了,因為侄兒住的不算太近,搬家不便,所以家裡很多用物和木器都帶不走。
溫先生做主給了他們十兩銀子,就全都留了下來。
所以,這院子妥妥的變成了拎包入住。
先前李老二跑了兩趟,又送了被褥和米糧菜蔬等等,如今真是什麼都不缺。
溫先生依舊住在廂房,即便在老兩口搬出去後,也沒有換到正房。
而且因為李家人要來,他還帶著溫海,特意把正房和西廂房都打掃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