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怎麼來的這麼快?我們還想讓家歡捎信兒回去,讓娘早點過來坐鎮呢!我們實在是忙不過來,哪裡想到,娘把人手都找好了。”趙玉茹抱了婆婆的胳膊,像對親娘一樣依賴的說道。
李老三沒說什麼,但也是長鬆一口氣,臉上帶了笑。
新買的田裡要栽菜苗,要澆水,他忙不過來,就在附近僱了兩個人。
結果他還要時刻給看著,甚至還要帶著這倆人幹活兒,否則他們就偷懶,真是糟心還挨累。
食堂那邊也是兩三年沒打掃了,髒的不成樣子,要想投入使用,需要先徹底大清洗一下。
原本食堂的那幾個人手,都是書院先生的親戚,甚至還有院長的同族,不好攆走。
但留著這些人吧,他們拿著工錢,幹活還不盡心。
洗個盆子,盆底兒都能留下泥印子,還不如不洗。
就方才,他實在氣不過訓了幾句,結果這些人立刻說肚子疼,跑的沒了影子。
他們夫妻真是左右為難,怕得罪了先生和周院長,投鼠忌器,不能隨便處置這些人。
這會兒,突然見到老孃來到,他們像有了依靠的孩子一般,就更委屈了。
李老太見兒子兒媳這般,不必問也猜出大半原因,否則她怎麼會這麼急慌慌跑來。
說到底,老實孩子就是容易受欺負。
其實,要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善良沒有錯,但善良也要帶些鋒芒。
隻要抓到錯處,佔住理,就誰也別慣著。
畢竟,誰也不是親兒女,沒有嬌慣的必要。
李老太拍拍兒媳婦兒,又瞪了兒子一眼,嗔怪道:“瞧你們這沒出息的樣子,走出去別說是咱們李家人,丟不起這個臉!
“以後你們可是要當大東家的人,這才多大點兒小事啊,就被人家欺負住了?!”
陶紅英知道三哥三嫂是厚道人,突然接下這麼大生意,一時難以適應,肯定會有些手忙腳亂。
於是,她就勸道:“萬事開頭難,三哥三嫂已經張羅的很好了!這次有了經驗,以後再開大酒樓,做大生意,就能更順利了。”
李老三和趙玉茹都是聽得臉紅,趕緊收了委屈神色,重新挺直了腰板兒。
趙玉茹招呼道,“娘,先去家裡安頓下來吧,活計都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