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去買幾個,我早就等著送禮呢!”
“別慌,等我一起。”
眾人議論說笑,又摩拳擦掌,好不容易等到這一刻,都想搶著買幾個回家。
其實,十日前,市麵上就有碧玉瓜和金果兒售賣了。
但怎麼說呢,味道不至於如何不好,卻同記憶裡的味道差了很多。
而記憶裡的味道,就是碎金灘出品的那種清透香甜的味道。
有人說做就做,已經趕緊派了小廝長隨去碎金灘排隊了。
身邊沒帶隨從的,或者家裡日子一般的,也都急急忙忙出城,親自去排隊了。
碎金灘賣了兩年的碧玉瓜和金果兒,眾人也摸清門路了。
碎金灘的李家也好,新村的百姓也罷,從來不看買主的身份背景,更不會大宗售賣碧玉瓜和金果兒。
他們隻按照人頭售賣,一個人最多買兩個碧玉瓜或者十個金果兒。
這個量,足夠走人情送禮,或者一家老少吃個新鮮了。
若是想倒買倒賣也可以,但一日就這麼幾個,絕對不會讓任何人能因此發橫財。
這麼做,自然是碎金灘希望更多人吃到他們種的瓜果兒,沾沾碎金灘風水寶地的福氣,
而不是讓那些中間倒賣的人哄抬瓜價,賺的盆滿缽滿!
村裡送走了進宮獻瓜的隊伍,就早做了打算。
幾乎所有男女老少都出動,把瓜田團團圍住,不許登門採買的客人隨意進入瓜田。
瓜田外,擺放了兩個攤子,一個賣碧玉瓜,一個賣金果兒。
碧玉瓜和金果兒的價格依照往年的定例,但今年額外會送柳條編的簍子。
簍子裡墊了幹草,保證碧玉瓜和金果兒放進去,有個小磕小碰,也不會被糟損。
而大槐樹村、大王莊和小王莊的裡正也帶了村人過來了,在不遠處的樹蔭下,也支起了三個攤子,售賣本村的碧玉瓜和金果兒。
世上的事,從來都是一分辛苦一分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