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晚,他們都要從“鄭家莊”運送秧苗到新村!
村長等人可是歡喜壞了,今年的瓜秧比去年多了一倍,足夠自家村子種,還能分一部分給大槐樹等三個村子了。
還有那些菜苗,各個都有一尺高,栽到地裡,用不了一個月就有新菜吃了,比旁人家裡最少提早半個多月。
到時候送去山穀,說不得又能多賺一筆。
大槐樹等幾個村子,更是高興瘋了。
他們出動了一百人,十輛車,來回跑了三趟,就為了運送幾千棵瓜秧。
村人們小心翼翼捧著瓜秧的模樣,真是同捧著金錁子沒什麼區別了。
大槐樹村的村長,嗓子都吆喝啞了,生怕誰不盡心摔個跟頭,壓壞兩棵瓜秧,他估計都能心疼死。
之前給三個村子通熱泉,三個村子出了勞力和糧食,但採買陶管之類的都是新村支援的。
所以,今年種瓜秧,三個村子都商量妥當了,夏末時候賣了瓜,得了銀子,四成給新村送來。
他們是郡主的屬民,供養郡主是應該的。
剩下六成,出了河灘地的人家多分一些,平日幹活兒和看瓜的人也有工錢,其餘才給全村平攤。
因為這條財路,是郡主和新村眾人特意分給他們的,為的就是家家戶戶都有進項,都有好日子過。
吃喝穿戴都不愁了,村裡也就安穩了,不用擔心被外人誘惑,不用擔心有人偷雞摸狗、作奸犯科了。
相信不出三年,各家日子不敢說同新村比肩,起碼也能達到一半了……
每次隻要想想這些,三個裡正睡覺都能笑醒,也就越發約束村人,生怕誰腦子犯抽,壞了這樣的美好前景。
村長洗腦是把好手,經常拉著三個裡正閑話兒,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的技術,老爺子是運用的爐火純青。
就像這會兒,他就同三個裡正蹲在地頭兒,一邊吧嗒吧嗒抽著煙袋鍋兒,一邊囑咐道:“這瓜秧給你們,你們可得看好了,別讓村裡不懂事的禍害了。否則,以後再有好事兒,我都沒臉幫你們同伯府開口了。”
他舉了煙袋鍋兒,點點眼前的地壟,繼續說道:“知道這裡種的是什麼嗎?是玉米和土豆!就是伯府大老爺從番邦紅毛子手裡拿到的祥瑞種子!
“去年種了幾百畝,收獲之後,都獻給皇上了,皇上高興壞了。朝廷裡那些貴人官老爺,從正月起就開始爭搶,都想要幾斤種子,拿回自家種,我們村倒是不用搶,誰讓種子就是我們大老爺千裡迢迢帶回來的呢。
“你們今年好好幹,秋日時候這片地打了高產糧食,明年,我舍了老臉求伯府,也分你們幾斤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