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就道:“他們是心裡有氣呢!原本還說開春挖水渠,如今可是有人幹活兒了!”
“活該,就讓他們好好吃點兒苦頭,省得滿腦子壞主意,好好的日子不過,專門惡心人!”文娟忍不住罵了一句。
她想起那日和溫夫人躲在院子裡的驚恐擔心,就依舊生氣。
佳音笑嘻嘻給嫂子夾了一個魚丸,勸道:“嫂子不生氣,我小侄兒生出來該不漂亮了!吃魚丸,小侄兒聰明!”
文娟紅了臉,一口咬掉半顆魚丸,“好,等你小侄兒長大,就讓他去學武,誰再敢來家裡鬧事,就打的他們滿地找牙!”
“這個可說不準,看孩子天性如何吧。”李老太開明,笑道:“若是孩子隨了他爹,炒的一手好菜也很好,起碼一輩子不缺吃喝!”
陶紅英接過話頭兒,說道:“娘,這一段酒樓那邊太忙,家歡也好幾日沒回來了,明日我去酒樓住幾日,換家歡歇一歇。
“但家裡這邊,要準備年貨了,就要辛苦您了!”
“成啊,你去幫幫家歡也好。”李老太很高興,囑咐道:“家裡都是小事,有我張羅就好。你和家歡也別太累了,銀子是賺不完的。”
“知道了,娘。”陶紅英笑著應下來,轉而又給閨女加菜,小聲“恐嚇威脅”。
“我不在家,你不許惹禍搗亂,好好聽奶奶的話,知道嗎?讓我知道你又鬧什麼么蛾子,我就……”
陶紅英想了半晌,好似閨女還真沒什麼把柄,就狠狠心說道:“我就截了你在各處的分紅銀子,讓你一個銀元寶也拿不到!”
佳音含著一個魚丸,腮幫子鼓鼓,真是滿頭黑線。
馬上她就又漲一歲了,先前更是差點兒一怒活埋百十口,怎麼在老孃眼裡,她還是不懂事的孩子呢?!
但是沒辦法,誰讓她從人家的肚子出來的呢,一輩子在人家眼裡都長不大。
她隻能乖巧應下,“娘,你放心,我一定乖乖聽話,幫著奶奶準備年貨。”
“這還差不多!”陶紅英這才滿意了,又獎勵閨女一筷子木耳。
佳音不愛吃木耳,又怕老孃繼續嘮叨,就抱了小碗溜去了堂屋。
她往義父和爹爹中間一坐,果然小碗裡的木耳就被夾走了,換上了香噴噴的羊肉和蝦丸。
佳音笑的見牙不見眼的,埋頭吃個飽足。
侯爺、李老二和李老四把胖丫頭的模樣看在眼裡,也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