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沒找到合心意的,倒是把那幾隻公雞嚇的半死。如今好了,她可是要高興了。”
“哎呦,那可巧了,回去之後,老奴說給我們夫人聽聽,我們夫人肯定高興。我們夫人說這幾日忙,否則她今日就親自過來了。”
婆子順勢說道:“最近總是聽人家說起郡主,而且是誇讚不斷,我們夫人很惦記郡主,過幾日有空閑,一定要來坐坐。”
說話聽音兒,李老太立刻就明白了。
這是劉夫人也聽說關於佳音那些流言,派人來提醒了。
她當時就急了,仔細問了幾句。
婆子也是知無不言,最後說道:“我們夫人聽著不對勁,擔心郡主吃虧,所以派老奴走一趟。”
李老太趕緊喊人去田裡摘了一籃子香瓜,讓劉家的婆子拎回去,然後就馬不停蹄的喊了兒媳和孫女回來商量。
陶紅英每日照顧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很是辛苦。
雖然這兩年從二村找了兩個小媳婦兒做幫傭,平日洗衣做飯灑掃都有人幫把手兒,但她這個當家主母,免不得還是要操心費力。
今日她好不容易有空閑去二村走走,同小翠兒說說話兒。
結果沒坐一會兒,就聽說婆母找她。
她趕緊辭別了小翠,就往家走。
李老太背著手,在廊簷下轉悠,手裡握著許久不曾拿出來的旱煙杆兒。
陶紅英進院就看見了,很是疑惑。
要知道婆母習慣心裡有愁事的時候,才抽旱煙。
最近家裡的日子很平靜,沒什麼事啊,怎麼把煙杆找出來了。
李老太好不容易盼回了兒媳婦,一把扯了她進屋就問了起來。
“你最近可是聽說了,城裡到處都在傳咱家福妞兒的閑話兒呢。”
“什麼閑話兒?我怎麼不知道!”陶紅英聽得莫名其妙。
李老太氣的在兒媳胳膊上掐了一記,惱道:“你天天在家裡蹲著,鑽進灶間就不出來,也不進城走動,你能知道什麼!”
陶紅英心虛,沒敢應聲。
按理說,李家隻有她和趙玉茹兩個兒媳,趙玉茹在洛安,不常回來,家裡隻有她在當家。
她是應該常去城裡走動,各家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