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和孫女都這般,李老太自然更不能攔著了。
於是,侯府那個姓常的管事嬤嬤,就分到了老太太身邊伺候。
婉兒和文娟各自有丫鬟,但又分了一個使喚,幫著做些孩子的衣衫鞋襪。
趙玉茹不想要人手,但也被老太太勸著收了一個繡娘,以後在洛安有人陪著她一起做針線了。
陶紅英打定主意以後要經常出去走動,所以,她把劉夫人特別推薦的嬤嬤和一個大丫鬟留下了。
這嬤嬤姓林,丫鬟叫夏青,聽說出身川州府一個百年書香門第。
她們原本都是伺候當家夫人的,但主家不知為何遭難,滿門被殺,她們因為出門替夫人上香逃過一劫,後來就被發賣,輾轉到了劉家。
劉夫人身邊本來就有信重的婆子丫鬟,不好安排她們,又捨不得埋沒這樣的人才,正好就給了陶紅英。
林嬤嬤和夏青也是聰明人。
陶紅英身邊沒人可用,她們隻要忠心,就肯定能給自己掙個安穩的前程!
所以,劉夫人一問她們,她們就痛快跟過來了。
剩下十四個人,七個丫鬟,七個小廝,都隻有十歲多點兒。
李老太看過之後,有些可憐他們,就分了一半到郡主府。
其餘留在家裡,平日幫忙跑腿兒,灑掃院子,洗洗衣衫之類。
這般,村裡臨時僱來的幾個小媳婦兒就不用再來了。
陶紅英多添了半月工錢,又一人送了一塊料子,就打點的她們樂樂嗬嗬的回家去了。
婉兒給自己的丫鬟取名叫晚秋,文娟則順著小月,給丫鬟取名叫小冬。
趙玉茹的丫鬟叫巧兒,也確實心靈手巧,就沒改名。
陶紅英則是沒那個空閑,同樣讓林嬤嬤和夏青保留原本的名字。
府裡突然多了這麼多人,總不能再安排到葉家和溫家去住吧。
所以,陶紅英晚上時候去找了溫夫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