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站在人群外邊,也猜出大半,這會兒她走了進去,挽了奶奶的胳膊。
陶紅英扭頭見了,抬手給閨女整理一下鬢角碎發,側身擋了冷風。
佳音沒有說話,若是村裡的事,她自然就處置了。
但這些人是二村的軍屬,還要義父出麵。
很快,侯爺就披著墨色大氅從院裡走了出來。
他的目光淡淡掃過門前跪著的老弱婦孺,然後扭頭同李老太說道:“嬸子,給您添麻煩了。”
“這算什麼麻煩,”李老太搖頭,想起多年前她自己帶著孩子守寡的堅信,於是小聲勸道:“沒了男人,她們以後肯定活的不容易,能多幫襯,還是多幫襯一下吧。”
侯爺點頭,這才同兩家人說道:“趙鐵頭和齊大路戰死,為國捐軀是榮耀。
“三日後,朝廷給的十兩撫卹金會發下來,本侯再給添十兩。
“另外,你們兩家的孩子,以後侯府每月每人給二十斤糧食,五百文錢。
“算是本侯替他們的父親養他們長大,直到他們十五歲為止。”
眾人聽得都是替兩家人歡喜,有二十兩銀子做家底兒,住村裡房子,有作坊的差事,孩子每月還有糧有錢,以後的日子肯定錯不了。
“真是太好了!”
“是啊,侯爺高義。”
兩家人當然更是高興,哭的越發厲害了。
老人婦人扯著孩子們膝行上前,一直給侯爺磕頭。
村長擔心耽誤侯爺出門辦正事,趕緊招呼村人把兩家人送回二村。
畢竟還有兩家男人的骨灰沒有入土為安呢,喪事再簡單也要準備一下……
不想這個時候,齊大路的媳婦兒突然問了一句,“侯爺,若是我帶了孩子回孃家……孩子的錢糧不會斷了吧?”
話音落地,院門前立刻安靜下來。
村長和趙叔等人臉色都不好,人老成精,旁人沒聽出話外之意,他們卻是一清二楚。
這婦人不是要回孃家,是為了再嫁做準備呢!
如今戰死的男人屍骨未寒,她怎麼會有這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