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得更是心酸,但再勸也沒法勸了。
於是,眾人幫忙拾掇了院子,又給倆孩子做了一頓飯,就散去了。
訊息傳到新村,眾人也是氣的罵個不停。
陶紅英帶了林嬤嬤走了一趟齊家,回來時候,她喊了夏青幾個,緊急趕了兩套新襖褲,又蒸了兩鍋饅頭。
齊家兩個孩子之前的襖褲太薄了,有了新襖褲,就算心涼,起碼身體不會涼。
兩鍋饅頭四十多個,齊家小子隻要隨便燉個菜,都夠他們兄妹吃四五日了。
至於以後……
窮人孩子早當家,沒爹沒孃的孩子更要迅速立起來。
畢竟,人人都隻能幫一時,沒人能幫他們一世……
佳音從頭看到尾,忍不住也是唏噓。
投胎真是個技術活兒。
感謝諸天神佛,讓她出生在李家。
若是運氣不好,也攤上齊大路媳婦兒這樣的娘,可真是有苦說不出了!
她這般想著,越發慶幸,於是趕緊忙了起來。
一會兒給娘揉肩膀,一會兒下廚親自給爹張羅下酒菜……
李老四還罷了,出征剛回來,閨女怎麼孝順,他怎麼高興。
陶紅英心思粗,被閨女像跟屁蟲一樣纏了半日就煩了,直接躲去劉家尋劉揚說話。
她打算給家義做幾雙鞋子,但這小子兩年多沒回來,家裡已經沒人知道他的鞋碼了,隻能問劉揚……
到底還是李老太瞭解孫女,看著孫女忙進忙出,一直笑眯眯……
不說家裡這邊出現的這點兒小變故,隻說這日是大朝會,五品以上的京官足有一百多人,齊齊擠在大殿裡,也是人頭攢動。
但不知道是不是北征軍歸來,新亭侯坐鎮新都的關係,朝堂上難得的安靜。
往日瘋狗一樣咬人,指望踩著同僚揚名的小禦史不見了。
因為一點兒小事,互相指責的官員也閉嘴了。
皇上往龍椅上一坐,也微微有些不適應,待得想明白就嘲諷笑道:“諸位愛卿今日怎麼這般安靜啊?
“難道我天武海晏河清,一點兒糟心事都沒有了?”
朝臣們都是縮了脖子,幹笑著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