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有八九歲,這一段時日帶著五六歲的妹妹過活,自己學做飯洗衣,砍柴燒炕,就是讀書也沒落下,硬是把家撐了起來。
新村和二村人人都是看在眼裡,這樣的好孩子,誰都願意多幫一把。
生豆芽這活計不重,隻需要細心,八九歲的小子頂半個勞力了,足夠勝任。
以後每個月不用多,齊小子分上二兩銀子,也足夠他和妹妹活得更好了。
小翠等人當然滿口應下。
就是郡主不說,她們也會自覺這麼做。
因為她們是軍屬,為軍營的安全負責,照管戰死兄弟的孩子,是她們的責任。
義不容辭!
很快,大批的豆子就泡了下去,裝豆芽的柳條筐子也在加緊編製,避光的房間也拾掇好了。
佳音眼見這般,就做了甩手掌櫃,把一切扔給了吳大娘和小翠打理。
吳大娘原本一直在幫蕙娘看孩子,如今蕙娘帶孩子南下了,她突然閑下來,真是渾身哪裡都不舒坦。
這般有個活計,她又找到打發空閑的渠道,可是樂壞了。
每日她風風火火的來往在新村和二村,腳步輕了,吃飯也多了。
村長看在眼裡,也是高興。
他偶爾陪著老伴兒一起走幾趟,被眾人看見都打趣幾句,村裡也添幾分熱鬧……
佳音在家裡宅了三日,定了年禮的點心種類和數量,寫了一些禮單,然後就把水雲留在家裡負責烤點心,又帶了水靈又進城了。
隨車拉了兩千個雞蛋,一千個鴨蛋。
雞蛋是每八十八個裝了一個籃子,用細細的草編網子籠罩,裝點的漂亮又精緻,售價一兩銀子一籃子。
鴨蛋是醃漬好的,也煮熟了。
每二十個裝在草編的小盒子裡,幹淨又整齊。
雖然保證各個蛋黃流油,隻要五百文。
放在天天果蔬售賣的,豐富一下鋪子裡的貨品種類。
當然,利潤也是相當不錯……
幾日功夫,天天果蔬旁邊的二層酒樓已經拾掇差不多了。
古力眼見果蔬鋪子的紅火,對火鍋生意更多幾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