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笑的和氣,應道,“我一個閑散伯爺,有什麼好看的!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當然是聽皇上的啊。皇上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啊!”
那官員一愣,哭笑不得,追問道,“伯爺不打算上奏摺請立太子?”
“我們李家不是世家,朝堂上這些事根本就不懂,兄弟還是別問我了。”李老二擺手,一臉無所謂,“大夥兒都上奏摺,我就跟著上。看看再說吧!”
那官員實在無法,也猜到問不出什麼,索性就分道揚鑣了。
但他放棄了,旁人可是沒放棄啊。
畢竟李家太得聖眷了,就算李老二不知道內情,還有一個康樂郡主住在宮裡呢。
而且康樂郡主同二皇子的年歲沒差太多,萬一皇上打算把康樂郡主留給二皇子做個妃子之類呢。
李家那麼寵愛康樂郡主,怎麼可能沒有什麼打算。
於是,出宮一路上,陸續有不少人攔住李老二套交情,寒暄不停。
李老二該客氣就客氣,該裝傻就裝傻,滑不留手,讓誰也沒得了好處。
待得出了宮,李老二上了馬車,就走的沒了影子。
有人不想放棄,追到了百花園。
結果,百花園居然大門緊閉,隻開了個小小的側門。
有人讓長隨進去問詢,長隨卻沾了滿褲腿的泥水。
老曹一臉抱歉的出來回話,“官爺,我們園子昨晚遭了賊,丟了兩盆好花,老奴正在重新清點,準備報官!”
這話一出,誰也不好再說進門了。
人家丟東西了,這時候非要進去,萬一被賴上,總是好說不好聽。
這般,找李老二探聽口風這事算是不成了。
於是,各家都是三五好友或者親朋,湊在了後園涼亭,紛紛商議起來。
就是市井和茶館酒樓裡,也不少喜歡指點江山的閑人,口水紛飛。
有人說皇上雖然龍體安康,年歲也不大,但早立太子,天武根基就越穩妥。
但也有人說,皇上不宜早立太子,可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