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又一起啃了碧玉瓜,難得的和諧歡快。
但宮外的家家戶戶,這個時候卻完全不同。
不知道多少人聚在一起,仔細反芻今日的諸多變故。
實在是資訊量太大了,不反芻根本都鬧不明白,他們自己經曆了什麼,以後又要怎麼做。
幾個官員坐在一起,手邊的茶水半晌都沒人端起來。
他們都是同族和姻親故舊,原本最近風聲不好,已經很久沒聚在一起了。
如今風雨過後,一地狼藉,也遍地機會,他們再也顧不得了,必須緊急磋商。
“咱們這位皇上被太後壓了半輩子,不想居然背後還幹了這麼一件大事!怪不得他子嗣不多,卻從來不著急。原來在外邊還養著這麼一個大兒子!”
一個官員極力壓著嗓子,卻怎麼都聽得出滿滿的驚訝。
“是啊,”一個中年官員,也是歎氣附和,“虧得咱們都小瞧皇上了,以為他之前被太後打壓,後來也隻會借著新亭侯的支援才勉強穩固朝堂。
“如今看來,帝王的心計,遠不是我們可以估量的。早在十幾年前,甚至還沒有遷都,皇上就已經在佈局了。”
“先前那些早早衝上去,巴結貴妃和二皇子的人可是倒黴了!”有人幸災樂禍,“誰能想到,那麼受寵的貴妃和二皇子,居然是幌子!”
“最是無情帝王家,上一瞬還寵的無法無天,下一瞬就進了冷宮,真是……”
“如今大皇子回宮,馬上就封太子。怕是第一個就要對那些人動手了,誰讓他們先前對二皇子那般巴結。”
“也不見得,我瞧著大皇子不像心胸狹窄之人,興許他反倒要施恩給這些人。畢竟如今穩固朝政,才是重中之重。”
“那我們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守好本分,多做事少說話,看看以後形勢如何再說。”
眾人七嘴八舌,商量到最後,也就得出了兩個字,苟著!
有人不甘心,小聲說道,“封太子之後就是選妃了,咱們總不能再看著吧。家裡的姑娘總要送去試試,萬一入了皇上和太子的眼,家裡就多一分希望。”
眾人沉默了半晌,到底都不願放棄這個機會。
於是,苟著之外,他們又都打定主意,回家就好好讓女兒準備著。
不隻是衣衫和首飾要好的,更要囑咐女兒進宮不可張揚。
上次避暑宴,貴妃就有給二皇子選妃的意思,結果呢,那些姑娘偏偏不長眼睛,欺負到了康樂郡主頭上,被康樂郡主幾巴掌扇的揚名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