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人奸計害死,還是戰死屍骨無存,或者急流勇退脫身?
聯想起暗夜撤離的李家人,所有人更覺得頭疼!
李家是知道侯爺是知道侯爺急流勇退,所以撤走了。
還是,李家得了侯爺要死戰的訊息,怕失了靠山,在新都艱難求活,才退到泉州去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是表麵為北征徹底勝利高興,心思卻亂成了麻團!
倒是太子出乎意料的冷靜,一連串的旨意發了下去。
確定暫時戍守邊關的將領,籌集糧草運送,嘉獎北征軍上下,撫恤戰死兵將,安排傷兵養傷……
每一道旨意都是恰到好處,沒有一分錯處,好似思量許久的結果。
這也讓朝臣們因為他年輕,生出的一點兒輕視之心徹底消失了。
但聖旨是好的,可因為大旱,新都缺糧啊!
想要籌措幾萬人的吃用,實在不是簡單的事,戶部和兵部都愁的焦頭爛額。
這個時候,劉老爺子帶著劉誌恆進宮了。
兩人拿出了足夠北征軍吃兩月的糧食,解了燃眉之急。
而這糧食卻是李家撤走時候特意留下的,言明是要償還先前在各個世家大族借走的糧食。
如今劉家老太爺審時度勢,稟告了太子。
太子當即就召見了這幾家,提出糧食暫借給北征軍,然後隱晦許諾幾家可以送女兒進宮,或者家族中人可以到江北做官。
幾個家族是欣喜若狂,立刻就應了下來。
糧食是緊缺,但過了今年,田裡還可以長出來。
但入宮和入仕的機會,卻不是隨時能有的!
就在所有人跪地謝恩的時候,劉老爺子同太子對視一眼,都是笑的舒心。
李家留下的糧食,一開始就是為了北征軍。
隻不過太子要扔出一些好處交換就是了,對於世族來說天大的好處,在太子這裡,不過是後宮多幾個女人,或者江北有人去治理罷了。
女人好不好,是他說了算。
官員好不好,也有政績做考核!
朝堂上忙的厲害,新都裡很多人也沒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