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看在眼裡,跟著笑個不停。
旁觀者清,老太太如今嫌棄孫兒們鬧騰,怕是幾日後就要惦記他們,吃不下睡不著了。
吃過午飯,崔夫人就回去了。
佳音藉口睡覺,其實趁著奶奶出去,又跑進空間裡“做苦力”,努力做個簡繁體翻譯大師……
李老太不知道孫女又在密謀什麼,這會兒她正拉著吳三嬸子說起食鋪之事。
“他三嬸子,我們家裡家安、家喜和貓哥兒要到洛安去讀書了,加上家仁和禮哥兒,五個小子,先前那個小鋪子就有些窄巴了,於是買了個新院子。
“以後玉茹要留在院子,照顧幾個孩子的吃用,鋪子那邊那邊就剩老三一個,不好支應。你們夫妻若是惦記狗剩兒,也不嫌鋪子的活計辛苦,就去洛安幫個忙?
“你們的工錢,還是按照村裡的工分算,鋪子生意好,年底還給分紅銀子,絕對不能讓你們虧到……”
不等老太太說完,吳三嬸子已經眼睛放光了,“嬸子說的當真?太好了!”
他們夫妻倆就狗剩兒一個孩子,先前又差點兒被土匪害死,真是看的比眼珠子還重要。
以後能就近陪著孩子,賺錢也是一樣的,真是太合心意了。
“我們去,我們一定去。”吳三嬸子一直點頭,生怕老太太反悔一般,“我這就收拾行李,嬸子什麼時候走,我們就跟著。”
李老太也笑了,“明日就走,早晨別做飯了,來我家吃。”
八月末的時節,田裡的糧食已經收完了,遠遠看去,一片斑駁之色。
山林也是換了墨綠和枯黃相間的外衣,多了幾分蕭條之色。
但新都裡依舊人來人往,街路上熱鬧非凡。
佳音以為奶奶會帶她先去酒樓看看熱鬧,沒想到卻穿城而過先去了洛安小鎮。
許是中秋佳節,學子們不能回家,家裡人惦記,不少人趕來探望或者送吃用之物。
鎮子上,居然比平日還要熱鬧幾分。
馬車到了鋪子門前,眾人下車,被趙玉茹迎進去,不等說幾句話呢,書院就午休了。
家仁牽著禮哥兒,後邊跟著狗剩兒,難得腳步又急又快,一臉喜色的往鋪子走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