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最多的還是那些賣法器的小攤,幾乎所有商販的攤位上都擺放著各種葫蘆、鈴鐺,這些沒有經過天師道真人所加持的物品也就是些尋常的小玩意兒罷了,但對張濛濛這樣的小姑娘來說簡直是愛不釋手。
由於購物太多,她甚至還叫了一輛以明黃綢布為頂的黃包車,楊樂自然是不願再去增加拉車老者的負擔,選擇跟隨一旁步行。
直到走過了一座三層高的石質牌坊,他們才算是正式踏入了天師府的範圍。
天師府頭門坐北朝南,臨江聳立,巍峨高大,氣派非凡,開東西中三扇門。中門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一塊,金光奪目。至於前面的“嗣漢”則是表明從東漢張道陵創立道教以來,歷代天師的封號都是世襲的。前版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
上聯“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聯“龍虎山中宰相家”。
站在這座道家仙府的外面,楊樂抬起頭仔細觀察,天空中似有金光化成的虎嘯龍吟之象,不停地吸收著一道道紫氣為天師府加持。
天師府乃是世代天師居住的地方,時過境遷到了現在已經沒有天師的封號了,德高望重的道士都稱之為真人。
走進這以八卦佈局的建築內部,立即便有一仙風道骨的老者引領著諸多道士前來迎接,一旁的路人卻是驚訝的小聲議論。
“那一男一女到底是什麼人啊,居然由掌門人親自帶弟子迎接,一般人可沒有這樣的待遇啊!”
楊樂稍稍皺了一下眉頭便喜笑顏開的跟著老人並肩進入了內堂,說是並肩,眼尖的弟子卻是發現,自家師傅居然還稍稍落後了一點,明顯是以這個年輕人為首。
到了內堂,這邊是道士們自己修行的地方,其餘的香客是不允許私自進來的,只見張濛濛走到中央一處蒲團出跪下,先是對著三清雕塑磕頭,然後才對老者規規矩矩的行禮道。
“龍虎山第64代傳人張濛濛見過張真人。”
楊樂卻是沒有下跪,只是略微俯首,然後對老人說了一句與姑娘不同的稱呼:“在下楊樂,見過老天師!”
僅僅是這一句稱呼,就顯露了兩者截然不同的身份,名叫張道雲的老者先是與楊樂見禮,然後才扶起了地上的張濛濛,慈眉善目的他似乎回想起了很多往事。
老者的親傳弟子此刻化身為近侍,閒聊了一盞茶的功夫後,張道雲以帶張濛濛四處看看為由,將小姑娘和一眾弟子遣散了下去,大廳中只留下了他與楊樂兩人。
待得四門緊閉所有人都下去後,平日裡風光無限的張道雲立馬走到一處蒲團,對著楊樂就要跪拜,卻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定住身形,如何都動彈不得。
楊樂:“老天師為吾道傳教度化世人甚是辛苦,那些繁文縟節不用在乎,殊不知現在的上面也是與時俱進,還請不要介懷。唯一有些疑惑,老天師似乎是知道我的身份?”
張道雲心裡卻是一驚,本來這個動作也有試探之意,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神力,也算是有所領悟,直接對著楊樂比出法印行禮道。
“上神有所不知,說來慚愧,弟子的道法不精,卻是對占卜算卦有些心得,之前無意當中算了一掛,卻是如何都算不真切,只有一種解釋,那便是今日所到之人乃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