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裡,白天昏天黑地的忙著趕工,晚上不加班的時候就約上新朋友一起吃飯,逛街散步,週末放假的時候一起上山下海的四處遊玩。
我們在一起聊童年趣事,聊明星八卦,聊人生成長,聊未來期盼。時光飛快的流逝,十八歲的我也成功的長到了十九歲。
在和陳坤他們你追我趕的趕工的同時,心裡的隱憂也一點點的露出了端倪。
雖然車間裡的工作內容簡單,工作氛圍也輕鬆愉快,但是單薄的薪水和毫無前途可言的職務也讓我十分的焦慮。
轉眼已經畢業一年,我想要看的世界正在日新月異,而我卻停滯不前。
文老闆的工廠擴張計劃順利展開,那個偏安一隅的小工廠已經盛不下他大大的理想。
於是他果斷把工廠搬到了離我更近的沙井,開工那天他還特地邀請了我這個前員工過去見證他們的成長。
我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但是看到吳凱在老黃的幫助下成功出師,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模具師傅,我也挺替他們開心的。
再想想自己,我心裡的失落自然不可言說了。特別是隨著我跟我那“新朋友”的關係愈發的融洽,心裡早已經是草長鶯飛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暗淡的前程,我就再也沒有了勇氣去提那檔子事了。
於是關於成長,關於前程的思考每天都會在腦子裡盤旋,我徵求了父母的意見,他們除了埋怨我當初不應該離開模具之外,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建議。
最後我只能向吳爸爸求助了,吳爸爸聽完我的困惑,給我認真的分析了一下我的現狀。
學識是我目前發展的最大瓶頸,很多工作都需要我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做後盾,而且我現在還年輕也不能止步於此。
所以吳爸爸的建議是讓我繼續求學,既然回學校已經不可能,那就自學。
至於職業規劃,吳爸爸則是建議我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行業,可是我自己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於是我們就陷入了,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和要做什麼的三難選擇裡面。
最終我們一致認為,我現在所有的困惑都是因為自己能力的學識的欠缺,能力可以慢慢培養,學識則只能靠自己一點點的積累了。
經過吳爸爸的分析,我也算是對自己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知道了自己的欠缺。於是當天我便果斷的報名了自學考試,並買回了一大堆複習資料。
讓我意外的是,瑤瑤知道我要自考之後,居然也跟著我一起報了名,並揚言要在我之前成功拿到畢業證。
自此以後,我們之間又多了一個可以談論的話題,也讓我們的聯絡變得更加的緊密。
複習考試不比看閒書,宿舍裡的環境明顯無法滿足我學習的需要,搬出去就成了我唯一的選擇。
結果在得知我要搬出去住的時候,陳坤也吵著我跟我一起搬去外面住。美其名曰,要給他和黎秀英的愛情提供一個愛巢,在要不懷好意的笑容裡他尷尬撓頭。
我也不再深究,趁著週末,我們便到工廠附近開始找房子準備搬家了。
按照我的設想,搬到瑤瑤住那棟樓上是最理想的了,這樣我就有近水樓臺的機會了。
可惜天不遂我願,房東告訴我房子已經住滿,沒有房子可以租給我的話就像一盆冷水,把我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徹底撲滅了。
好在老天關門的時候沒有忘記開窗,就在瑤瑤住那棟樓的對面,我們找到了門對門的房子。用陳坤的話說,以後借個醬油啥的就方便了。
而我更是毫不猶豫的就付給了房東兩個月的房租(一個月房租做押金),因為房子的窗戶正對著瑤瑤的房間,而且比她還高一層。
這樣以後她在家裡的一舉一動,我都能收眼底了,光是想想她看到我在對面窗戶出現時候的表情,我心裡就已經樂開了花。
說是搬家,其實壓根沒有啥好搬的,一床被子一個水桶,洗漱用品,加上一袋子衣服。我比陳坤多了兩箱子書,不過這也完全抵擋不住我現在搬進新家的熱情,當晚我和陳坤輕輕鬆鬆的就成功入住了新家。
喬遷新居,本想約瑤瑤吃飯第一個告訴她這個訊息的,結果黎秀英死活要請我和陳坤吃飯慶祝。於是我只能強壓心中的喜悅,跟他們一起吃了一頓味同嚼蠟的晚飯。
飯後回到房間,看著對面瑤瑤家裡的燈亮著,她正坐在書桌前一邊看書一邊認真的做著筆記。她神情專注,怎麼也不會想到,對面的視窗有一個人正在注視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