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盾和巨型長矛依次列於陣前,它們就像一個個全副武裝的戰士,張牙舞爪,氣焰囂張,連正眼都不看一下越來越近的敵人。
張飛所率領的十營兩萬人馬排成十個小方陣,然後又各以五個小方陣組成一個大方陣,兩個一萬人規模的大方陣作為品字形陣勢之頭。張飛的左側是韓當的三個營組成的三個方陣,右側是程普的三個營組成的三個方陣。
整個品字形陣勢就像是一個武功高強的武士,正昂首挺胸站在戰場上,準備舞動雙拳,奮勇前進。
在扶梨河戰鬥中,這種方陣配合巨型矛盾的使用,基本上遏制了敵人騎兵的攻擊。李翊事後多次召集部曲士卒探討扶梨河戰鬥的得失,總結了不少改進的辦法。
這一次,幽州軍再度使用步兵迎戰名聞天下的胡族騎兵,信心十足。
方陣中,改進最大的地方就是大量配備了強弓。
強弓就是角弓,包括虎賁弓、角端弓等不同的雙曲反彎複合弓,所謂的雙曲反彎複合弓就是指弓體是由若干部分合成的,採用了性質不同的多種材料,如木和竹、動物的肌腱(筋)和角以及膠和漆等等。
因為弓臂中襯墊了動物的角和筋,所以這種弓的強度和韌性非常好,射程最遠可達三百多步。普通的強弓拉力一般都在兩百斤左右(相當於現在五十公斤的力氣),射程大約二百步(大約兩百八十米),殺傷力非常驚人。
強弓的缺點就是它屬於硬弓,拉滿之後必須立即發射,很難持久瞄準,命中率較低。製造這種弓的技術在我國商代晚期就已經很成熟了。
軍隊強弓的配置一般都有規定,不允許超過上限。因為強弓的使用,有許多麻煩事。首先它要特定工具才能使用。
由於張弓吃力,士卒們在挽弓時需要戴扳指,將扳指套在拇指上才能勾弦,另外,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上也要套上以皮革製作的指套,以防止損傷手指。其次,在使用過程中,它需要配備大量的弓弦和箭矢。強弓的挽力極大,弓弦損耗也大。
由於射擊物件的不同,箭桿、箭鏃的尺寸、形狀、重量都不同,因此各種各樣的箭枝必須專門製造。
所以使用一張強弓,它的保養和配套耗費較大,大漢國為了節省軍資,僅僅在邊軍和北軍軍隊中配備。
………………
趙雲目測了一下雙方的距離,然後對身邊的令旗兵做了個手勢。
現在戰場上的轟鳴聲之大,不要說面對面講話,就是戰鼓聲都被淹沒在了戰馬奔騰的蹄聲裡。
張飛一直在密切注視著後方的中軍令旗。他們的視線被高大的巨型盾阻礙了,將士們除了感覺到地面的抖動,充斥雙耳的巨大轟鳴聲以外,對敵軍的動向一無所知。戰場的動態完全靠中軍令旗的變化來揣測。
張飛看到中軍令旗變換了顏色,立即衝著身邊的令旗兵大喊大叫起來。
幾個令旗兵在方陣內奮力地搖動著準備射擊的號旗。
方陣內,兩千弓箭兵舉起了手上的強弓。
雙方相距一百五十步。
趙雲舉臂狂呼:“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