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從張溫那些人來了之後,尤其是成立了這所謂的泉州朝廷之後,那些人就把北疆的一切搞得烏煙瘴氣的。
對此,蔡邕本來就很不爽了,但考慮到這畢竟是女婿決定的,他也就忍了。可現在又鬧出這麼一回事情,他就對張溫等人難以容忍了。
特別是前兩天,他得知女兒蔡琰有了身孕,此刻的他,絕對不容許有人破壞北疆的安寧,讓好不容易才有這麼好一個生活環境的女兒再遭變故。
穆桂英嚇了一跳,急忙勸道:“老大人,此事不可魯莽。要想力保北疆,必須要動用軍隊,但現在軍隊都在河東剿滅白波軍。塞外的大軍也只有長公主、太傅和夫君才能徵調。所以我們現在只能力勸夫君收回北疆軍政,這樣韓馥和袁紹即使控制了朝廷,那也是冀州的朝廷,而不是泉州的朝廷了。長公主和朝廷如果向韓馥和袁紹低頭,他們就要到冀州去,這是肯定的。”
“你這丫頭這點心思,誰不知道?”蔡邕罵道,“老夫今天把話撂在這,北疆我要保,朝廷我更要保,誰都休想搶走。”
蕭綽在旁邊小聲問道:“軍隊呢?我們哪來的軍隊威脅冀州?”
她自從去年十一月被李翊迎娶過門之後,一直在跟著穆桂英,學著處理驃騎大將軍府的內務。但畢竟才進入權力中樞不久,還有些底氣不足。
“立即給公孫瓚寫信,把泉州發生的事告訴他,請他立即率軍南下威脅袁紹和韓馥,否則劉虞死定了,翊兒也要完了,青州也變成袁紹和韓馥的後院了。”蔡邕指著穆桂英說道,“你告訴他,他要想背叛故主,要想做韓馥和袁紹的家奴,那就待在河間國烤火吧。”
“哈哈……有了老大人這份信,公孫瓚無論如何都要出兵南下。”穆桂英笑道,“不過,公孫瓚對冀州的威脅有限。因為劉虞和公孫瓚關係一向不好,他也許巴不得劉虞早點死。劉虞如果死了,泉州朝廷大亂,北疆和冀州決裂,公孫瓚可以趁機憑藉手上的兵力和在青州的人脈,頂替劉虞掌控青州軍政。公孫瓚一旦控制了青州,他最需要的是冀州錢糧,所以他不可能真的去威脅韓馥。”
蔡邕這才想起,公孫瓚和青州的平原郡太守劉備都是盧植的學生,兩人是師兄弟的關係,如果公孫瓚真的有心入主青州,劉備很可能會幫他的忙。於是,蔡邕皺眉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公孫瓚不可靠?”
“不是公孫瓚不可靠,而是現在形勢太複雜,如果我是公孫瓚,我首先就要考慮自己的安危。劉虞死了,泉州朝廷失去了對青州各郡的控制力,青州必須要有人主掌軍政,而這個人目前就是公孫瓚。”穆桂英苦笑道,“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軍隊到冀州,必須把中山、常山、鉅鹿和趙國四個郡國控制到自己手上,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威脅到韓馥和袁紹。”
“那就讓雲長去。”蔡邕捋須說道,“徐達這個小傢伙估計不會聽我的,但云長是翊兒的結義弟弟,他一定會聽。在雲長的治下,除了他本部三萬多人馬之外,還有那個鮮卑人宇文化及在白山下有兩萬鐵騎,讓他們到冀州去。”
“蔡公,那兩萬人只是在白山下放牧,還不能算是鐵騎。”郭蘊小聲勸道,“何況動用兩萬鐵騎到冀州,糧餉馬料的耗費將非常驚人,我們如何籌集?”
“怕什麼?老夫這次拼了性命,也要把韓馥和袁紹這些孽畜嚇個屁滾尿流。”蔡邕白眉掀動,氣呼呼地說道,“鐵騎到了冀州,軍需叫韓馥提供,我諒他不敢不給。”
“蔡公,沒有主公的兵符,如何徵調這支大軍?”邴原疑惑地問道。
“根矩,你一直在負責遼東那邊的事情,對大草原上的事情不太瞭解。我跟你說吧,這兩萬人不是北疆的正規軍,也不隸屬於軍屯,而是一直隸屬於民屯。”蔡邕得意洋洋的笑道,“你們不要看他們在白山山下放牧,宇文化及也是聽從翊兒的指揮,但他們的確是民屯。邊郡收復後,我們安置了大量民災民在邊郡放牧,這些人都屬於民屯。這次我安排兩萬塞外民屯百姓到冀州四個郡國去種田,他們還敢不去?至於翊兒和雲長那裡,我會親自去信解釋。”
邴原和郭蘊恍然大悟,兩人都沒有想到,李翊當初為了解決這兩萬人和他們親屬吃飯問題,竟然把他們全部劃歸了民屯。
穆桂英和蕭綽相視一笑,只要宇文化及和兩萬鐵騎到了冀州,北疆軍政算是拿回來了。沒想到平時看上去不問世事,一副老學究模樣的老大人,在關鍵時刻如此有決心。
“還有……”蔡邕說道,“立即以飛鴿傳書北疆各郡太守,大家一起上書力保劉虞,並要求驃騎大將軍代領國事,執掌權柄,同時奏請長公主和朝廷詔告天下,宣佈韓馥、袁紹等州郡大吏為大漢叛逆,出兵拿下冀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