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心裡驟然一緊,神情霎時凝重起來,鄭重的問道:“這就是磐河?”
“對,這周圍一百多里都叫磐河。”老王笑道,“這裡從西南流到東北方向的大河有幾十條,其中最大的是徒駭河和馬頰河。距離我們最近的就是馬頰河了,大約還有三十里,下午就能到。”
徐晃用力揮動手中的馬鞭,極其惱怒地罵道:“一幫沒用的斥候。來人……”
幾個傳令兵匆忙跑過來。
徐晃大聲道:“快,命令斥候屯,不要找什麼磐河了,立即往馬頰河方向打探軍情,快,快……”
“急報李靖將軍,磐河不是河,而是黃河泛道。我立即率軍趕到馬頰河,請將軍急速前來會合。”
“急令前軍的楊奉,火速搶佔馬頰河。”
………………
老宋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邊跑還一邊埋怨老王道:“你是……怎麼回事……你對徐校尉說了什麼?你……是不是得罪徐校尉了?這……不是受罰嗎?”
老王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吼道:“叫你平時訓練不要偷懶,你不聽,現在受苦了吧?”
“你長得又高……又大……又能吃,像牛一樣,當然……能跑了。”說著老宋把背上的箭壺拿了下來,“哎,給我……背一下。”
斥候打馬疾馳而來,走到軍司馬楊奉的面前,大聲彙報道:“報,敵人渡河了,在東南方五里。”
楊奉被俘後,明智的選擇了投降,成為了北疆軍中的一個軍司馬。這次冀州大戰,他被分配到徐晃的麾下,成為前軍這五百人的頭頭。
楊奉抹頭上的汗,鎮定自若地問道:“多少人?”
“大約有一軍人馬,近兩千人。”斥候焦急地說道,“他們正在渡河。”
“還來得及。”楊奉揮手道,“立即向徐校尉求援,快。”
“命令弟兄們,急速前進,準備血戰。”
………………
公孫軍渡河之後,立即佔據了河岸附近的三個坡地,兩百步之外的一個山崗。
軍候鄧勇十幾天前還是黃巾軍,驚魂未定之際糊里糊塗地變成了公孫軍。
但只要有飯吃,有衣穿,他也無所謂。討逆將軍公孫瓚對大軍將士們不錯,不但給士卒們每人發了一百錢的軍餉,還承諾他們只要打下魏郡,打下鄴城,每人軍餉翻倍,額外再賞賜三十畝地。
這對黃巾軍將士們來說,如同做夢一般,公孫瓚頓時成了他們心目中救苦救難的神仙了。
大家高高興興地拿著武器向西行軍,誰知道剛剛離開渤海郡的地界,就接到了冀州軍飛速而來的訊息。
斥候面無人色,鄧勇也神色慌張,用有些顫抖的聲音問道:“你看清楚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