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看在座諸人,一字一句地問道:“公孫瓚是不是也有心要重建皇統?”
“公孫瓚有心重建皇統,和我們的想法一樣,此時,驃騎大將軍會怎麼想?他會不會擔心冀州的佈局是我們和公孫瓚的密謀?會不會擔心我們突然倒戈一擊,置北疆於死地?”
“塞外大軍如果南下冀州,李翊就不能敗。一旦戰敗,北疆必然崩潰,大軍可能覆滅。所以李翊在糧餉不足,北疆軍兩線作戰的情況下,會非常非常謹慎。我可以肯定地說,李翊不會讓我們和他一起參加決戰,最多不過讓我們在公孫瓚的側翼予以牽制,因此,我們的兵力不會受到任何損失。”
“我們主動退出黑山戰場,把兵力抽調到鄴城和清河國一帶,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黑山黃巾軍會不會趁機攻打鄴城,讓我們腹背受敵?”審配搖搖頭,“黃巾軍絕對不會攻打鄴城。”
“北疆軍以重兵南下冀州,公孫瓚有十幾萬大軍陳兵清河國,這個時候,於毒和眭固絕不會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攻打鄴城。於毒和眭固是黃巾軍中很聰明的首領,他們一眼就能看到冀州即將開始的決戰,他們會意識到,黃巾軍奪取冀州的最好時機已經來到了。”
“北疆軍和冀州軍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就是黃巾軍北上奪取冀州的最佳時間,但黑山黃巾的實力不足,他們必須再次南下黃河會合豫兗黃巾軍。豫兗黃巾軍為了報仇,也為了生存,必定會和黑山黃巾軍再次聯手北上冀州。”
“因為我們讓開了黑山黃巾軍南下的道路,他們會很快和豫兗黃巾軍會合,然後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迅速北上。北疆軍和公孫瓚兩敗俱傷後,立即就要和鋪天蓋地的黃巾軍作戰,冀州隨即會陷入烽火連天的血戰。最後無論是誰勝出,都會實力巨損,拿到手的不過是一片廢墟,一個破損不堪的冀州而已。無論是李翊,公孫瓚,還是黃巾軍,敗亡之期指日可待。”
“北疆軍和公孫瓚決戰了,黃巾軍渡河北上了,我們的機會也就來了。”審配手指地圖上的黑山,狠狠地戳了兩下,“我們南下攻打黑山,把黃巾軍的老巢端了,以確保河內郡的穩定,確保我們進入洛陽的道路暢通無阻。”
“佔據洛陽和豫州有二個辦法。一是利用討伐黃巾軍的名義,迅速進軍河內和豫州。主公親率大軍,趁著黑山黃巾軍主力南下會合豫兗黃巾軍的時候,徹底消滅黑山留守兵力,然後直接從河陽渡河,由孟津關和小平津關進入洛陽。與此同時,主公再派一路大軍進入豫州,和荊州的劉表前後夾攻,把袁術趕出荊、豫兩地。”
“第二個辦法要立即開始實施。”審配對站在自己身邊凝神細聽的袁紹說道,“朱儁最近一直在給各地州郡寫信,要求各地分別派遣五百到一千人馬迅速趕到洛陽,幫助朝廷重建南北兩軍。我看這是個絕好的機會,主公千萬不要錯過。”
“我知道你的意思。”袁紹笑道,“我和朱儁在皇統一事上有很大分歧,他不信任我,我派去的兵他不會要的。另外,淳于瓊的五千大軍本來就在洛陽,如果我再派兵過去,意圖太明顯了。我已經書告周乾、張邈、袁遺等人,請他們盡力幫助朱儁,多給一點兵也無所謂。”
接著他拍拍地圖,說道:“正南,你這個辦法的確不錯。北疆軍的主力全部到了冀州後,我們可以趁機佔據洛陽和豫州,只是……”
“主公所擔心的,無非是關西和關東方向的北疆軍。”審配搖手道,“主公無須擔心,董卓經過了一年時間的休養生息後,實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只要我們及時把冀州的訊息送到關中,董卓必會出兵。這可是重創北疆軍最好的機會,相信董卓還沒有老糊塗,他會傾盡全力猛攻北疆的。北疆軍陷入兩線作戰的險境後,即使能全身而退,實力上也會遭到致命的折損。”
審配想了想,忽然嘆了一口氣,說道:“驃騎大將軍在北疆忍了兩年,好不容易創造了這麼一個出兵冀州的機會,卻突然冒出了一個實力驟增的公孫瓚,致使前功盡棄,最後還是逃脫不了敗亡的命運,想起來,也是無可奈何啊。”
袁紹得意地一笑,說道:“大將軍這次即使能擊敗公孫瓚和黃巾軍,佔據冀州,甚至能讓岳飛從關西、關東從容而退,但面對一個千瘡百孔的冀州,他大概也只能仰天長嘆,自怨時運不濟了。”
“如果冀州被毀,北疆兵力又折損嚴重,那麼北疆的危機將會延續,尤其是塞外的穩定,是個很大的隱憂。”許攸笑道,“這樣一來,給我們發展的時間就很充足了。一兩年後,主公霸業初成,和董卓、李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社稷振興隨即也就快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