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軍上上下下都沉浸在即將返回家園的興奮和快樂中。
大帳內,諸將坐在一起,三言兩語地議論著冀州的事。
荀攸把李翊的軍令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欲言又止。
張飛看出他有話想說,就說道:“公達,你想說什麼?大哥這份軍令裡,難道還藏著什麼秘密?”
“軍令裡能有什麼秘密?”荀攸笑道,“不過,從主公這份軍令裡,似乎能看出主公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以及他對處理當前形勢所持的態度。”
岳飛注意地看了他一下,讚賞地點點頭,說道:“公達你接著說。”
張飛從荀攸手上拿過李翊的軍令,又仔細看了一遍,寥寥幾十個字,什麼名堂也看不出來。士人就是花花腸子多,明明一件簡單的事,給他這麼一說,變得複雜無比了,什麼玩意。
張飛暗暗地罵了幾句,臉上露出一絲鄙夷之色。
“我想,主公可能已經相信董卓被殺了。”荀攸神情凝重的說道,“諸位請想一想,如果董卓被殺,天子和朝廷重返洛陽,主公以十萬雄兵坐鎮河北,威懾中原,今日天下烽煙四起的亂局還能延續多久?”
“董卓死了,袁紹、袁術、劉表這些人還有什麼理由對抗天子和朝廷?天子主政,各地州郡遵從朝廷,戰火漸止,叛逆漸平。大漢將迅速恢復穩定,千千萬萬的生靈將免遭塗炭。”荀攸看看帳內諸將,一臉的尊崇,“主公的仁義,令人拜服。我相信主公必能輔佐天子,重振我大漢天威。”
接著他激動地揮揮手,大聲說道:“社稷安寧在即,大漢振興在即啊。”
張飛十分詫異地看著荀攸,舉起了李翊的軍令,詫異的問道:“你看了半天,就得出這麼個結論?”
“對。”荀攸說道,“主公的意圖非常明顯,他要以最快的速度穩定社稷,讓天下芸芸蒼休養生息。”
“如果董卓伏誅的訊息得到證實,北疆軍將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關中保護天子,同時,北疆軍的另外一部分將再次進駐洛陽,以確保關東不失。”荀攸站起來,指著大帳一側的地圖,興奮地說道,“只要天子和朝廷回到洛陽,社稷穩定之日也就快了。”
“你認為我大哥也是這麼想的?”張飛冷笑,大手指著他連點數下,“我看你是讀書讀多了,把腦子讀壞了。如果袁紹、袁術這些州郡大都像你這麼想,大漢怎麼會亂成今天這個樣子?冀州牧韓馥怎麼會被逼自殺?袁紹、袁術、劉表這些人怎麼會互相殘殺?你把眼睛睜大一點,把腦袋拿到太陽下去曬曬,如果天下有這麼好的事,我張飛睡覺都笑醒了。”
“翼德……”岳飛沉著臉,十分不滿地望著他,“不要這麼說話。公達的這種猜測,還有非常有道理的。現在朝廷由主公主掌國事,從拯救大漢社稷和天下蒼生出發,主公極有可能改變策略。怎麼,你想不停地打仗,把大漢打完了為止?”
顏良嗤之以鼻,不屑的說道:“這小子彈琴不錯,畫畫也不錯,但就是太幼稚,書都讀到腳肚子裡去了。”
荀攸大怒,剛想反唇相譏,巡值士卒飛馬來報:“弘農城的張濟派出信使,要見將軍。”
張飛順勢指著荀攸說道:“荀公達,你代我去見見那位信使,看看他說什麼。”
荀攸氣乎乎地甩手走出大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