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情報其實沒有規律,每一條都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被發現的那封信,上面是一條讓曹仁夢寐以求的命令,令他自行判斷局勢,決定行止。
換在時水之戰前得到這條命令,曹仁恐怕會感激得不得了,但現在不行,因為他明知這是條假命令。所以,只要他看了信,思路就只會變得更亂。
諸葛亮續道:“說不定,他還會找人商議,試圖集思廣益……”
“不行,不行!”高順搖頭不迭,說道,“人越多,觀點就越多,假情報中的資訊本來就很亂,集思廣益之下,只有更亂,更有人會自作聰明,自以為看出了什麼,並堅持己見。到時候,就會變成一切皆有可能,最後什麼都做不了。”
典韋這樣心眼實誠的已經聽傻眼了,主公和軍師這心眼究竟是咋長得?就這麼個小把戲,怎麼就把曹仁這樣的名將耍得團團轉呢?
想了想,他插嘴問道:“這麼說來,接下來,假情報還要不斷的送進去嘍?”
“當然了,反正俘虜不少,性情也各異,不可能每個都是軟蛋,也不可能每個都顧念家人前途,咬緊牙關,說不定啊,還有些人會覺得我軍形勢大好,準備全力配合呢。”諸葛亮眯著眼,壞笑道,“等到最後,曹仁會分不清,到底哪個是真信使,哪個是假的,每個信使進城,先得挨一頓板子再說,哈哈。”
高順等人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突然對敵將有些同情起來,主公的新戰法,加上軍師的壞主意,對方的處境不是一般的可憐吶。
被假情報搞得焦躁不安,進來的信使又難辨真偽,不用刑逼供怎麼辦?
不過,曹仁倒也不算委屈,為了對付他,主公特意把太傅和諸葛軍師從薊城召來,讓太傅這個書法大師偽造筆跡,諸葛軍師模仿曹操的口吻偽造命令。這麼大陣仗,曹仁不認栽,又能如何呢?
典韋神經大條,沒心思去體諒曹仁,他只關心戰局的演變,問道:“可是,軍師你知道曹仁最後會怎麼選擇嗎?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曹仁這樣的人?”
“這個嘛……”諸葛亮微一沉吟,這場情報戰的目的,是攪亂曹仁的思維,讓對方失去冷靜判斷的能力。成功之後,曹仁會失去平常心,做出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決策,但那個決策是什麼,就無法控制了。
再怎麼擅長體察人心,諸葛亮也無法判斷精神不正常的瘋子會怎麼思考問題,而他現在做的,就是要把曹仁逼瘋。
李翊擺擺手,終止了有關於情報戰的話題,說道:“無所謂,他怎麼做都好,只要他沒法做出及時的判斷,這就足夠了。說起來,大戰在即,能免去這場不必要的對戰,我軍還避免了不必要的傷亡呢,何樂而不為呢?”
眾將臉上都露出了輕鬆的笑意。
雖然是緊急馳援,但當日河北和青州兩家的主力聯手一擊,居然沒能徹底打垮曹仁,確實很讓人意外。打順風仗不算強,逆境求勝才見真本領,曹仁用兵之能,在那一戰中展露無遺。
如果曹仁出城決戰,北疆軍應該能打得贏,但傷亡肯定不會少了,對迫在眉睫的中原大戰,肯定是不利的,能用計謀解決曹仁,再好不過了。
“報……”就在這時,中軍帳外一陣馬蹄聲急響,聽聲音,來騎竟是直衝到了中軍附近才下馬。
李翊平時隨意,但治軍卻嚴,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情況十萬火急!
很快,親衛的通傳聲在帳門外響起:“啟稟主公,徵北將軍遣使來報,情況萬分緊急,故而……”
“傳!”李翊肅容斷喝。
“喏。”
……………………
李翊很快見到了趙雲派來的信使。原來,是丁零人、堅昆人、金微人、呼揭人和西域匈奴人聯合出兵,攻擊北庭都護府。
丁零人是生活在北方的一個民族,秦漢時期,遊牧於北海(貝加爾湖一帶)。公元前200年左右,被匈奴征服。丁零和其他幾個民族因不堪匈奴的擄掠和殘酷壓迫,曾聯合起來對付匈奴。漢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冬,丁零、烏桓、烏孫向匈奴進攻,沉重地打擊了匈奴。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前後,丁零又幾次襲擊匈奴。
公元1世紀中葉以後,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勢力日趨衰微。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丁零和鮮卑、西域各族,與南匈奴一起,打敗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遷。
而隨著鮮卑人的崛起,丁零人又臣服於鮮卑人。
十年前,鮮卑人被李翊擊敗,丁零人趁機擺脫了鮮卑人的掌控,再加上李翊將注意力轉向中原,沒有繼續向大草原的北方擴張,丁零人取得了獨立地位。
如今,丁零人掌控著貝加爾湖到阿爾泰山和塔城一帶地區,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為鄰,隨水草遊牧。總人口在五十萬左右,擁有十萬大軍,是如今大草原上第一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