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方面的戰況進展如何?”常遇春把堆在案几上的文卷移了一下,目光投向地圖上的徐州,“高順、臧霸兩人可有最新戰報回稟?”
“高順在書信中說,由於朱靈屯重兵於莒城一線,大軍攻擊受阻,目前兩軍處於對峙狀態。”
“對峙?”常遇春低聲重複了一句,“對峙?”
他雙眉緊鎖,稍加思索後說道:“徐州戰局如果陷入對峙,高順將失去戰場主動,會被朱靈牽著鼻子走,極有可能重蹈尹禮、吳霸的覆轍。”
“徐州戰場上,高順有五萬大軍,朱靈有三萬大軍,兵力上不具備絕對優勢。”徐庶說道,“要想從正面開啟缺口,可能很小。”
“可能很小也要試試,大軍不能站在莒城城下一籌莫展。”常遇春抬頭看看徐庶,說道,“給高順、臧霸兩人去信,請他們竭盡所能在徐州戰場取得進展,以便牽制徐州的兵力,為主力大軍攻克定陶和昌邑贏得時間。”
“另外,你在書中特意說明一下,曹操和劉備接到我們攻打中原的訊息後,如果以最快的速度撤兵回援,應該在十天到十二天之後趕回中原。”賈詡在一旁補充說道,“高順、臧霸兩人如果能在近期擊敗朱靈,兵進東海,威脅彭城,劉備必定會分兵支援徐州,那麼趕到定陶、昌邑一線阻擊我們主力大軍的人數就會有所減少,這對我們迅速攻佔定陶和昌邑兩城非常有利。”
徐庶點點頭,說道:“我立即給他們寫信,讓飛鴿傳書連夜送出。不出意外的話,兩天後,高順就能接到我們的命令。”
“楊奇、楊懿、崔均、金尚等人是否已經到了東武陽?”常遇春轉頭望向王昶。
“已經到了。”王昶躬身說道,“他們將在明天渡河,奔赴中原各郡縣安撫百姓。”
“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千萬不要出事。”常遇春說道,“明天你去見見包拯,請他把楊奇等人從邯鄲大學堂徵募的各級官吏送過黃河,幫助他們重建各級府衙,儘快穩定中原各郡縣。”
王昶急忙答應。
“文和先生,擬寫奏章,把今日諸事急奏朝廷。”常遇春伸手攤開擺在案几上的空白書簡,“給主公的急報,我親自來寫。”
………………
河南尹,汴渠東十里,鼎亭,袁軍大營。
袁紹剛剛回師,趕到汴渠,就接到了斥候發回來的北疆軍十餘萬大軍渡河,大舉南下的情報,頓時驚的目瞪口呆。
北疆軍將近二十萬大軍突然南下中原,以雷霆之勢一洩而下,勢不可當。如此浩大的行動,哪怕是以如今河北的強大,顯然不可能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也就是說,之前北疆軍做出的北上大漠平叛的舉動,不過都是掩人耳目的行為。去年許攸鼓動大漠的丁零、堅昆等五個異族發動的叛亂,根本上沒對河北造成太大的困擾。說不定在很快就被北疆軍給平定了。
河北處心積慮,精心設計了一場騙局,目標不用說,肯定是中原。
如今曹操、劉備在江淮,自己被北疆軍拖在河南,中原兵力空虛,根本擋不住北疆軍南下的腳步。
中原丟失已成定局!
中原一失,洛陽首當其衝,成為李翊唯一的攻擊目標。
“氣死我了……”袁紹越想越氣,猛的站起來,用盡全身力氣掀翻了案几。
許攸、逢紀、袁忠、陳琳等人惶恐不安的站在袁紹四周,一時彷徨無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