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形勢已經糟糕到了極點,沒有什麼能比這件事更可怕了。
但如果現在再讓他們做一次選擇,他們寧願在夜襲戰中轟轟烈烈的戰一場,也不願意遭這份零碎罪。
誰能想到,這夥敵軍這麼齷齪,這麼會折騰呢?
敲鑼打鼓,只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在陛下帳下聽命這麼久,大夥早就習慣在噪音中入睡了。唐軍的鑼鼓雖響,卻也算不得什麼。
以強弓拋射傷人,其實也不算什麼大礙,畢竟弓箭射程有限,只能覆蓋到北營邊緣。惹不起,還躲不開嗎?
當然,幾千人移營,就算是在白天,也會造成一定的混亂,在夜裡進行,造成的影響自是可想而知。
不過,這依然不算什麼,捏著鼻子忍忍也就過去了,真正讓人忍無可忍的是,就在一系列的混亂漸漸平息時,山上的敵軍居然殺下來了!
山腳下有兵馬布防,也保持了足夠的警惕。在山上鑼鼓敲響和亂放箭的時候,都相應的提高的警惕。但夜畢竟很深了,人會困,也會累,折騰了這麼久,注意力多少也會有些不集中。
結果,就在這個當口,唐軍呼嘯而下,一通亂戰之後,竟然徹底擊潰了山南的一營兵馬!
因為場面太亂,倖存者也說不清,自己的部隊是怎麼被擊敗的。當時,他唯一的感覺就是,黑暗中藏著千軍萬馬,從四面八方殺了出來,到處都是敵人。
敗兵的說辭不足為憑,但終究還是引起了高層的隱憂。
之前蔣幹等人曾送來了信,表示他們已經將唐軍的主力阻擋在了天目山之北。讓孫權可以放心的在南面搜刮。
蔣幹送這封信,其實就是順水推舟,反正也得不到援兵,乾脆就送給人情給孫權,加強點好感度什麼的。
孫權當然也很高興,就算沒有這封信,他也不會匆匆忙忙的渡河。有了這封信,他的底氣就更足了。
誰想到,風平浪靜了這麼久,唐軍突然出現了,而且來的方向,是東吳軍防禦最為薄弱的環節上,容不得孫權不緊張。
他最擔心的,自然就是富春山以南,尚有敵軍潛伏,或者正趕過來。敵軍的數目應該不大,所以山上的敵人拼命騷擾,試圖為後續部隊製造機會。
圍山部隊被擊潰,也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有了這樣的擔心,派出大量斥候向周邊偵察,也就順理成章了。
孫權唯一忽略的就是,現在天還沒亮,再多的斥候,也一樣是睜眼瞎。
來來回回的折騰了一夜,全軍上下都是疲累不堪。
時間倒是過的很快,斥候們遲遲未歸,也不知是迷路了,還是在外面偷懶,反正是不見人影。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的東吳軍迎來了日出,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