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就在孫權麾下的將兵們還在目瞪口呆,擺出一副無法置信的神情,注視著這支突如其來的敵軍時,北府兵毫不遲疑,自然而然的做好了戰鬥準備。
“破!”矛林向前猛突,果斷突入敵陣之中,順著朝陽的照耀,逆著大河的奔流,大唐北府兵,一往無前!
………………
如同利刃砍在了豆腐上,東吳大軍的側翼被整整齊齊的削去了一大片。
對北府兵的到來,孫權是有準備的,因為之前他就曾經得到過訊息,說是有一支軍隊偷襲了從建業前來救援的呂蒙,孫權反覆思考後,確定這支軍隊就是大唐大將謝玄麾下的北府兵。
後來,他又陸陸續續的得到訊息,說是謝玄率領北府兵殺入了吳郡。在那時候,孫權就擔心這支軍隊西進富春。
因此,哪怕在怒火攻心,勒令眾將全力攻山的同時,孫權依然保留了幾支預備隊,分別在兩翼防備,同時,沿河佈置的防線也保持得很完整。
夜襲部隊的行為怎麼看怎麼不自然,孫權沒法不防上一手。
孫權想的不可謂不周全,但入夜後,發生的意外實在太多了。
首先,奇襲部隊出現的方向和攻擊目標,都很成問題。就算自己已經抽空了轄內大部分精銳部隊,可各地還是有留守的郡兵啊,這支敵兵卻是從何而來?
此外,這支敵兵的奇襲既然是以牽制騷擾為主,那麼發動致命一擊的,就應該是李翊的主力才對,結果,來的竟然是謝玄的兵馬。
當大唐第十軍團的的身影在朝陽下出現時,孫權便失去了所有力氣。等到對方以難以置信的速度狂飆猛進,一路殺到近前,以刀削般整齊的佇列,將正忙於轉身,重整秩序的東吳大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時,孫權心中直如起了滔天巨浪一般。
北府兵的戰力,遠比他想象的要強!
出兵的規模,也遠比他想象的要大!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軍隊的佇列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後世。排散兵線衝鋒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沒受過訓練的烏合之眾,也知道結成的陣勢越緊密,就越能發揮人數優勢的道理。
用兵家們都知道,只有排成佇列,才能儘可能將軍隊的戰力釋放出來。因此,戰術方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正是圍繞著如何結陣,如何變陣,如何始終如一的保持陣型這一系列問題展開的。
這是典型知易行難的工作。
紙上談兵簡單,一個沒打過仗的書生,都能駁倒軍中宿將。北府兵的突襲,就是屬於那種只有紙上談兵才能發生的事例。
就在昨日,斥候的回報還沒有什麼異常,北府兵還在錢塘,距離富春尚有百餘里,依然在安全距離之外。結果,只是過了一個晚上,兩萬大軍就殺到眼皮子底下了!
這是何等恐怖的速度?就算沿河前進,在平坦的官道上行走,可以輕裝上陣,但這樣的行軍速度也太誇張了些。
要知道,北府兵是步兵部隊,又不是騎兵!
比行軍速度更恐怖的,是北府兵的陣列。
陣型很簡單,就是個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方陣,讀過幾天兵書,再在軍中待上幾個月,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擺出來。
讓人震驚的是,對方變陣是在行進間完成的!
出現在視野內的時候,北府兵軍列的還是便於行進的長蛇陣,走著走著,一個個兩百人的方陣,就那麼自然而然的結成了。
到了接戰前的一剎那,四十座小方陣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方陣,像是開天巨斧一般,從大河的盡頭橫掃而來!